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選校講座後感

昨日到孩子平時上playgroup的機構聽選校講座,講者為我們針對區內的幼稚園作了詳細的分析和選校建議。她先為我們釐清很多概念上的問題,比如幼兒中心(幼兒學校)與幼稚園的分別、私校與非牟利之別、全日與半日制的利與弊、各種教學法的出處特色與分別等;後才就幾個方向來決定選校準則。

聽完的確有很多得著。過去幾星期陷入選校的迷霧中,實在迷失方向良久,但昨日的資訊和建議的確令我更有方向地為孩子作出理想抉擇。

過去我一直只以信仰作為選校標準,卻沒想過這些學校的基督化程度與教學方式的差異。直至最近接二連三的面試,才令我漸漸了解當中的分別,但奈何這樣的了解仍不足以令我可以作出決定。加上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我常常想:我還有選擇的權利嗎?現在的情況是...有機會中獎便不要多想了!點都hold住個位先啦!(這是一般人給我的意見)

直至昨日返過崇拜,聽到一些訊息,以及再出席這個講座,我開始有些方向。首先,既然我們當初以信仰(基督化程度)作為選校的首要條件,那麼絕不會因為某些學校的教學法特別吸引或在外名聲甚好而改變初衷。其次,如果在首要的條件中未達標的學校給予offer,我們仍可以用腳來說"不"。(雖然代價是未來年半都是自己辛苦,既要照顧兩孩,又要籌謀孩子的在家教育)

而要知道該校的基督化程度,可以從過去的面試時觀察所得(可惜過去miss了這些學校的開放日,否則觀察到的應該更多)和一些資料(包括學校網頁的相片、幼稚園概覽及教育局視覺報告)來推算分析,結果我僅花了一晚的時間消化,便初步有了選校的排行表了。

我想...假如孩子在我心目中的兩間學校都落選了,便自己在家教育算了。反正與其將孩子交予一些自己不認同不放心的學校,情況等同將孩子交予令人不放心的工人保姆一樣,那就寧願自己辛苦好了!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面試後記


今日一連兩場幼兒園面試,令我有很多反思。

首先,為了讀書,要孩子東奔西跑,累得要命,到底是否值得?雖然先生說:當讓孩子上playgroup玩下囉!但當我今日回家見孩子累得要緊,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時,不禁想:你這樣開心嗎?

其次,其中一間學校的面試手法實是值得商榷(雖然自己曾為老師,明白他們這樣做都是可理解的)。由於那間學校是區內大熱,單是申請人數達五百多位,競爭學位僅有廿多個(包括N班和K1)。所以學校用了比較繁複的面試形式來考核孩子。首先,它要求必須有兩位成人陪同孩子出席,一位陪孩子上遊戲小組,另一位聽講座(相信講座是宣傳學校的做法)。三星期後再安排面談。

遊戲小組本身便是考核孩子的第一部分,而這部分又再細分多個部分,包括讓孩子獨自與其他孩子玩,觀其如何與同儕相處;透過多位老師帶領遊戲來觀察孩子反應;著孩子排隊、安坐等而觀其自律性等。這些考核方式是常見,唯中間有一位英語老師及一位普通話老師分別出來以英語及普通話來帶領活動,考核孩子辨別顏色及人體部分的能力(對一個歲半孩童而言,這未免有點兒難)。雖然先生及朋友們都認為學校可能只是想單純觀察孩子對英普的反應,未必真是在乎他們有否英普的聆聽能力,但我仍認為這未免有點要求過高。

有些朋友認為如今學校對孩子要求愈來愈高,如果真的想孩子能成功進入某校就讀,及早教曉他們一些基本知識是必要,包括上述的顏色、幾何、人體部位等認知;簡單的話語(單詞/短句);手眼協調能力,比如穿珠、積木入洞、扭鏍絲等玩具。然而,我並不想為了面試而迫使孩子學會什麼。我不是不教,但不會勉強他學會。何必只為了面試而揠苗助長?這樣值不值得呢?

坦言,那間學校一直是我心中首選,除了它是基督教學校外,更重要的是其教學法深得我心,尤其他們主張全語文教學、繪本與生命教育及「愛閱讀。常閱讀」計畫。(雖然先生並非屬意這間)但今日的面試令我對此產生矛盾、疑惑......

先生說:這間學校位少競爭大,未必有機會,何須苦惱?是的。反正結果是不能預知,有offer才考慮也未遲。不過,未來幾星期還是接二連三的面試。我還是有點兒心疼孩子要這樣被評核、這樣的奔波......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如何教孩子愛護小動物

蒙特梭利的另一個主張便是引導孩子親近大自然,所以飼養小動物及教導孩子有系統地打理動植物便是其中一個重點。雖然我十分認同她的主張,但當我讀到這點時,實不相瞞,我實在自慚形穢,因為這方面我們未做好身教。

我自小很喜愛小動物,飼養過的有魚,鳥,倉鼠,兔,龜,狗等。在我未生前亦已經養了兩隻小狗。那時的我對牠們好到不得了,儘管牠們自理能力極低,大小便在屋內四處亂排,其中一隻更不時有皮膚問題及乾眼症,要常常就醫。直至我確實懷孕後,由於對氣味極度敏感,其體味不時令我孕吐,迫不得已下將牠們關進「騎樓」;我先生便主力負責打理牠們。我懷孕十個月,我幾乎甚少接觸牠們,我知道牠們是不開心的,而我亦滿有虧欠之心。

後來孩子出生,我更無暇理會牠們。我相信牠們是意識到我們的轉變與那個手抱的娃兒有關,所以牠們情緒更低落,自理上表現更差,形成嚴重的衛生問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和先生掙扎良久,決定將其中一隻轉送一位有心人收養。餘下的那隻雖然皮膚及眼睛有問題,但自理能力上較好,加上品性純良,願意跟孩子接觸;我們相信孩子可以藉此學習如何與動物相處,所以便繼續飼養(當然內心是不捨得連牠也送人吧)。

可是為免牠的皮膚問題會影響孩子,我們還是隔離他們。當小狗洗澡及檢查過無癬之類的皮膚問題後,才會讓他們一起玩。最近小狗的皮膚問題嚴重了,初步診斷是濕疹;所以隔離時間比以前延長了。小狗可能又不開心,自理能力又倒退了不少,我和先生要每天打理幾次,實在難免有情緒。(當然我們的情緒對孩子又不是理想的示範)牠不但沒有改善,更不時亂吠,我們所住的又明文不允許養狗,能夠留牠已經是附近鄰舍的包容。我們擔心牠再亂吠總會惹人投訴,於是又令我們大傷腦筋。

現在孩子已當小狗是朋友,我們不忍拆散他們。再者我們更不想樹立遺棄動物,不負責任的榜樣。所以絕對不會再做出放棄之舉。但面對上述困難,我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繼續隔離又好像對小狗殘忍,容讓他們隨意一起玩又擔心孩子健康。真懊惱。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信仰與家庭生活之間的拉力

這次分享的是針對基督徒家庭,因為這兩三年以來,我一直面對信仰(教會)、家庭之間的拉力。

昨日教會崇拜分享的主題是基督徒父母不要被孩子佔去自己的全部,總要認清楚自己的角色──我們只是孩子的托管人而已。而且也別將孩子高舉於神,最終變成「雙失」。

由於我恰巧返了以前的教會(娘家),所以錯過了。

事後聽其他已為父母的弟兄姊妹分享,才知道當中片面的內容及了解他們跟我有同樣的掙扎和起跌。

其實回想這些掙扎和起跌不限於基督徒父母,早在我開始工作後,我便經常處於工作與信仰(教會)之間的拉力,現在只是換了形式而已。

那時自己都不時受聖靈譴責,亦會很自責自己的軟弱、懶惰。

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卻又諸多藉口。

但現在的挑戰明顯比單身或新婚時更「嚴峻」,因為很多時不是藉口,而是真的無法達到教會的要求。

比如要我恆常返擘餅聚會、主日學,對我家來說是很困難。

因為我們沒有長輩幫忙,亦無再請工人姐姐分擔。(我們請姐姐只是歷時一個月,且她多數星期日放假=___=")

加上現時所返的教會擘餅聚會、主日學、祈禱會、崇拜是由早上八時半開始直到下午一時半。

我們必須考慮孩子的需要,總不可能要求孩子長時間留在教會,他也沒這樣的耐性。

而且餵哺、預備食物等都主要是我負責,先生未必能完全分擔得了;

所以即使先生十分願意分擔,我總不可能心安理得地如以前一樣,由八時半直坐至一時半而全不用理會孩子。(不久細B快將出生,困難又加倍了)

且先生亦有靈裡的需要,我不可能如此自私的。(雖然先生比我較為看得開這問題)

至於團契活動,我們已經盡我們所能出席,但始終不是每種形式的聚會都適合孩子參與,加上團契時間又無嬰兒照顧,所以我們仍是選擇性出席。

所以你說我這段日子以來對神沒有半點愧疚麼?沒有半點自責麼?當然有,可是我又可以怎麼樣?

當我數算過去的種種,我便感謝神,原來祂早已教我如何面對這種困境。

首先,祂教我如何將信仰融入生活之中。在我為工作與信仰之間拉力苦惱之時,教會弟兄給我送上一本《為誰辛苦為誰忙》。這本書頓時給我安慰,因為它告訴我:生活便是信仰,工作便是事奉、便是敬拜神榮耀神。我向來以工作為事奉,所以我每天都與主同行,不獨以返教會才與主一起。

其次,家庭都是信仰事奉的一部分,神已是我一家之主,我每天都與主同行。所以又何必拘泥於形而外的聚會出席次數?

第三,雖然聖經教我不可停止聚會(事實上我也沒有停止聚會,只是選擇性返),但我要學習欣賞自己:我已經「盡哂力」嘗試返聚會,我深信主已悅納我的心意。

第四,雖然我這段日子以來靈命是起起跌跌,但我從來沒有忘記神,更要求自己把握平日的每分每秒靈修讀經。雖然進度真的很慢,孩子出生前,我半年內已經讀畢新約;如今我同樣花了半年,卻只是剛好完成《摩西五經》而已.....但我仍要欣賞自己:我已經「盡哂力」親近神了。

第五,除了平日照顧家庭孩子的事奉外,我更把握機會與其他弟兄姊妹相交。即使對方未必是有家累的人,又或是心靈極大需要的,但我卻不能時常Keep in touch;然而我仍深信他們已經接收到我的好意,也深信主已悅納我的努力了。

也許以上都是一些自我安慰的想法,令自己好過一點吧。但事實上,如果信仰已成為人的心靈負擔,這便不是神的原意了。

我們的確需要時常在主內有儆醒的心,別讓自己追求的心變得不冷不熱;但若果自責儆醒得太過多,這亦非能改善自己與神關係的好法子。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工人拜拜了

第一次請工人,歷時一個半月,就拜拜了。

可能真的欠缺經驗,又或許我的要求到底都是高,但這星期以來的確是惡夢。

從未試過如此提心吊膽,讓我如此寢食難安。

當你的工人姐姐差點兒遺失了自己的孩子,又或者她差點兒將孩子置身危險而懞然不知,

你便會對她失去信心。

沒了信心,你根本不放心讓他們獨處。

這樣,我請她來做什麼?

在我想休息或有事外出,我正須倚賴你替我照顧孩子,

但到頭來,我不單不能放下孩子,還要比以前加倍看管。

由照顧一個仿如照顧兩個,這對我這個孕婦實在百上加斤吧!

所以經過一星期的掙扎後,我還是決定放棄她了!

原以為這是神提早送來的恩典,卻是磨練。

但這次的確讓我更認識自己,更令我深深感受到神的真正恩典。

因為透過這次與工人姐姐相處,我了解自己在育兒方面有多執着,亦明白自己的性格。

先生說:也許天下間只有我一人才能夾到你,因為我太了解你,我又太精靈,所以就慣你。但你一夾其他比較遲鈍或屢勸不改而固我的人,你便難以接受了。

也許是吧!我或許還是做全職媽媽的命,不事事親力親為是不行的。

另外,雖然請工人最後令我們損失了上萬元,但神卻提早讓工人到此,讓我們合作了一個月,讓我在生產前意識到其不合適,讓我早早換人及另作更好的安排。

最少減免我再次產後抑鬱及令兩孩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吧!

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願神帶領姐姐的前路及紀念孩子的適應,畢竟被姐姐破壞我管教的規矩頗多,是收復失地的時候了!!!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僱用外傭的利與弊

姐姐終於來了,一直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面對她。

感謝神,最終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差,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真奇妙。

不過若非迫不得已,我還是會選擇不用外傭的,始終有利亦必有弊。

首先,一直以來堅持的教育方法有機會被破壞。

雖然姐姐只是出於好心,都是疼你孩子而已,她對孩子這麼好,真的不應怪她;

但是她的好意仍有機會縱壞孩子,這樣我便不得不防了!

話說,我從來不會因為孩子跌倒而份外呵護他,多數會要他自己起身;

但姐姐多次在孩子跌倒時大為緊張,不但又抱又呵,更打絆倒他的死物 =___=

另外,我餵食從來不會太就孩子,尤其他無理地發脾氣時,更不會逗他呵他,必要時更狠心地讓他鬧肚餓;

可是姐姐會不停遷就不停逗他呵他,甚至縱容他玩水樽 =___=""""""

我們費盡心絲,連長輩都無從介入,卻被姐姐的好心做壞事來壞我規舉,怎樣說也說不過去。

所以我行有餘力,盡可能避免她插手干預太多孩子管教照顧的事;

偶然要獨留孩子在家,也盡可能減少她們相處的時間,我亦會盡快回家接手。

雖然有朋友笑我:"這樣請姐姐回來豈沒意義?!",

我亦只好說:"也許請她幫忙做家務和間中看管孩子(不包括餵食),已很足夠了!"

其次,姐姐的中文實在太好了,我真的擔心孩子的說話能力有所影響。

我堅持要自己照顧孩子,不讓長輩插手,有一半原因怕她們縱壞孩子外,更有一半是想自己能親自教孩子語文,確保他聽到最純正的語音。(老實說,孩子的婆婆祖母發音也怪怪的,所以不想她們教壞孩子。)

可是,我現在竟然請個語音更差的人來幫忙照顧,真的本末倒置!!!

我想姐姐比長輩們好的地方是她不會聽不會講,自然不會駁嘴不會多多意見,任我差遣。

不過,我現階段的確有僱用外傭的需要。

始終短時間內,細B快出世了,怕自己照顧不來,我得隻眼開隻眼閉,不能太執著。

最多在她做壞規舉前或後,亡羊補牢,多費心神重新教育;

語言方面則靠自己勤力一點,多給孩子說故事或聊天;

望以時間換取空間,糾正其他人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其實請姐姐都有好處的,便是我家比以前更整潔(可能過往太懶,沒有姐姐清潔得如此頻密);

而且過往真是B不離身,但現在我和先生可以忙裡偷閒,偶有私人或二人世界的時間,不至於失去了自己。

如果姐姐是好人又盡忠,的確好容易縱容了父母懶惰的。

因此告訴自己,切勿用姐姐太久,以免自己懶惰,失卻了神賦予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夫妻相處之道


一個討論開育兒的網誌何解突然討論夫妻相處之道?

正如我之前網誌的分享,我認為孩子幸福的基礎是父母感情穩定,家庭的基石根本與夫妻有直接關係。

如果夫妻間常常因各種原因而針鋒相對、怒拔刀張,孩子是沒可能感受不到,更容易缺少安全感,引發很多情緒行為問題。

所以我希望以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下夫妻相處之道,幫助一些正面對婚姻問題的朋友。

當然,每對夫妻所面對的困難各有不同,又因著自己性格問題,未必容易跨越種種障礙,令彼此關係不進反退;

所以我都只是按一般性問題來分享見解,實際解決方法仍須尋找專業人士幫忙提出。

現今婚姻常見問題有以下數項:
1)孩子出生伴隨來的教養照顧理念衝突
2)兩邊原生家庭的介入
3)夫妻之間的溝通問題
4)性生活不協調
5)經濟壓力問題(包括居住環境)
6)工作家庭的分配不平衡
7)家庭角色不協調
8)婚外情

其實婚姻問題可以很複雜,令二人不再同心,彼此指責,一定不單是一個半個原因,但這些原因都是滕牽瓜,瓜牽滕,互為影響的。

一切問題根源都是源於夫妻在開始關係之先欠缺正確觀念,亦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

這便引起大大小小的問題,有時問題還可以一個接一個,一發不可收拾,令關係每況愈下。

首先,二人建立婚姻之前,有沒有先協調二人的婚姻家庭觀念?

這樣說來好似好抽象,但這又是很實際,影響甚大的問題。

比如二人對婚姻有什麼期望?
一個期望另一半結婚後以家庭為重,另一個卻對事業仍有憧憬,反而期望有了婚姻應是讓他無後顧之憂,全力於事業;這已經可以導致婚後爭吵不休。

二人認為最理想的另一半是什麼?
兩個都期望對方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但對方的性格並非如此(也許在你戀愛時已知對方的性格,只是不少會以為婚姻是會令人改變),這也可以導致婚後彼此有很多怨言。

二人認為什麼是最理想的家庭模式?(這又往往受限於二人的原生家庭樣式)
一個期望大家庭,將家庭涵括於自己原生家庭;但另一個則期望小家庭而已,自己忍受不了對方原生家庭的介入。這亦可以導致大家終日火星撞地球,順勢影響自己與對方原生家庭的關係。

二人對生育有什麼看法?
有人認為婚姻只是二人的事,生孩子像第三者一樣,會影響婚姻的穩定性(這種人似乎將婚姻和家庭是分開處理,視之為兩個概念);或認為二人的婚姻尚未鞏固,何來說生孩子?
但亦有人認為婚姻便是為家庭的建立而有,婚姻是家庭的基礎,家庭不限於夫妻二人,所以生孩子是婚姻確立後自然而然的事,計畫生育是必然的。
如果夫妻二人各抱有上述不同想法,又可以產生很多矛盾。即使大家對生孩子有共同期望,但生多少個?幾時生?隔多久再生?大家的想法都不盡相同。

所以凡此種種問題,很多婚姻輔導員都會在準夫婦做婚前輔導時提出,叫他們思考。

然而,思考後並不代表完結,還要教導他們如何"協商",尋求共識。

這種溝通技巧是何等重要,因為這種"協商"在婚後仍是不斷使用。

這亦同時告訴我們,婚姻是一對來自不同世界的人在同一個圈子裡面不停彼此作出妥協、遷就的過程。

好多人以為婚姻都是甜蜜,二人結合便成了真正的一體,大家無分彼此,從此便是一家人。

這只是最理想的境界,但在現實中,有多少對夫婦能做到?(尤其無共同信仰的夫婦就更難)

說到底,夫婦畢竟不是有共同血緣,也非來自同一個家庭,成長背景、信仰、價值觀可以差天共地,兩者如何在某些關頭能仍然無私付出犧牲?

天下間看怕只有親子間才能做到無私犧牲,不離不棄罷了!

所以有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話可是不假,且看現今不少離婚個案,有多少對真的和氣收場?有多少對能再見亦是朋友?

論及此,婚姻豈不很兒戲?很無謂?很化學?

早知如此,不如當初別踏進這戀愛墳墓好了!

此言差矣。我嘗試將話說得白一點,只想大家更明白婚姻的本質,以致更容易進入夫妻相處之道的要義而已。

正因為夫妻只是好朋友的昇華版,所以相處之道真是貴乎一字:"敬"。

所謂相"敬"如賓,此話也不假。夫妻間若時時抱著"敬"對方為上賓般的態度,這樣自然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磨擦。(這裡說的是彼此相"敬",而非單向的"敬")

夫妻不完全等於"家人",不能以待自己父母、兄弟姊妹般,說話要玲瓏,態度要謙恭。

開玩笑是可以,但要有底線。

不要期望對方無限遷就,無限退讓,無限包容;更不要期望對方是你肚裡面的蟲,他不一定知道你所有的心思意念。

更重要的是,尊重對方是獨立體,有自己的思想,不要企圖將自己一套完全加於對方身上。

試問連父母也未必左右到自己,更何況來自第二個星球的"另一半"?更不用說那些另一半的原生家庭成員。

我認為古時的家庭倫理觀部分是害人,因為隨著社會經濟形式已有很大轉變,小家庭或核心家庭已是現今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但部分人仍殘留過時的家庭倫理觀,實在叫人辛苦。

由於大家庭已經是過去式,你要另一半服從自己原生家庭的長輩,放下自己的想法,這是對另一半的不公。

然而,我們亦非要與對方家庭完全割裂分離,畢竟打起算盤來,大家仍是親戚。

加上在尊敬另一半的前題下,我們仍須"愛屋及烏"。

不過,假若自己親人在一些事情上提出越過另一半與自己"協商"出來的要求,這樣你便須學習協調雙方的要求和關係,必要時要拒絕自己親人。

只要大家是抱著虛己,尊重對方的心,相信很多事情都總能尋求共識。

若彼此已掌握這個信念,下一步便是表達或溝通的方法。

同樣在尊重對方的前題下,說話要玲瓏,尤其是在彼此想法差異極大,需要協商的情況下,語氣、態度是更需要注意的。

不過在表達自己想法之前,你是否有真心聆聽對方的說話?(即使對方的想法或說法令你相當難接受)

為免自己誤會對方的想法,每次先複述一下對方的意見,然後用我向訊息(I-message)表達自己的感受,繼而提出自己的想法。

表達感受時要特別留意詞藻和語氣,切勿以怪責對方的口吻來表達,以免引起對方的情緒。

只要態度能謙恭,我相信對方是會明白你的感受,繼而願意嘗試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

論及"妥協",這又引申出夫妻間最大的特點。

"妥協"好像失去自我,失去自己的想法似的,這或許給人一種消極之感。

但夫妻間的妥協並非如此,這種妥協是雙向的,是積極的。而能夠作出正面妥協的背後,乃源於"愛"。

一般萍水相逢或普通朋友,妥協似乎是不必要。

但夫妻卻不然,兩人既然當初決定了締結婚盟,共同生活,中間一定是經歷過愛的潤滑,令二人的心曾相依相許,甚至曾經有過不能失去對方的感覺。

但戀愛"激情"過後,大家一起進入婚姻,生活似乎變得平淡,那種愛那種感覺會隨著現實環境及時間慢慢變淡。

不過,共同生活卻又可以令這種愛昇華,令愛由一時的虛無感覺變成細水長流的靈裡契合。

二人既為夫妻,共同生活,為婚姻家庭共同努力,中間便要必須為愛對方而作出適當的妥協。

愛本是有放下自我,為對方付出的意思。

大家因愛結合,因愛建立婚姻家庭,亦會因愛而付出妥協,目的都是向二人共同建立的家負責。

所以明白婚姻家庭的本質後,便自然懂得如何處理二人的相處方式和關係。

當然這種協調都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和努力嘗試才能成功,而且必須二人共同努力方可。

努力之前,你必須問清楚自己,你是否仍然愛對方?你是否仍然珍惜與他所建立和經歷的一切,包括你們的愛情結晶品(如有)?

如是,你便必須預備放下自己、放下執念、放下自尊。

別因為自己無謂的尊嚴而輸了一段大好婚姻和家庭。

否則本文一開首引述的現今婚姻常見問題便會乘虛而入,成為你婚姻和家庭的難阻。

我常常想,婚姻家庭的問題從來都是二人負責,所謂"一隻手是拍不響",一切問題的因由都是夫妻二人自己引起,絕不會說是單方面的責任。

所以即使情況差至有小三,問題一定不單是歸咎於不忠的一方,而是雙方的責任。

如果閣下婚姻家庭已經出現了問題,不妨先思想下自己有沒有問題,而非單一指責對方的不是。

若果閣下仍想挽救婚姻家庭,請先放下自己、放下執念、放下自尊,學習用有效的方法與對方真誠溝通。

我常常認為兩夫妻沒有什麼問題是溝通解決不了的,即使問題涉及令人尷尬的房事。

這是我唯一能給你的建議。

P.S. 假若你真的不會如何與對方溝通,不妨找婚姻輔導員幫幫忙。加油!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為何仍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昨晚在某個親子論壇上見到一個媽媽發帖問道:

打算讓孩子讀程度較深的幼稚園,讓孩子學多點,以免日後小學時跟不上,好不好?但這樣的話,孩子要跨區上學,學費又貴,且幼稚園本身也要求家長為孩子額外補習,範疇包括中英文及普通話。幼稚園的課程本身亦已分中英文班及普通話班,猶如上小學一般。有朋友批評這樣會剝削孩子的快樂童年,但我和先生也認為這沒有問題。大家認為呢?

說真的,如果是我,一定會反對這樣揠苗助長;

因為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經驗而論,孩子學習最重要莫過於學習動機,過早催迫孩子,只會令他自信心不足,學習動機下降,對長遠的學習百害而無一利。

可惜,按那帖子的發言意見,十個有一半的家長是傾向贊成樓主的想法,又說孩子是她的,不用理會其他人怎樣想。

的確,孩子是她的,我們外人的意見只要能作參考。

只有她才最清楚孩子的能力和性情。

然而,我仍為孩子感到婉惜。

雖然每個孩子不同,可能有些孩子是迫得來,任大人揠苗助長也捱得過;

但是童年的快樂卻換不回來,多麼的可惜呢!

其實與其擔心那麼多,怕他將來能否跟得上課程之類,不如好好利用現在的時光培養親子間的關係吧!

良好的親子關係往往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鑰匙,因為孩子可以從你身上學習到一些比書本知識更為重要的東西,尤其是學習態度。(當然前題是父母自己先能以身作則)

但爸媽只想一味將育兒責任交予外人,常常想盡辦法為孩子尋覓好學校或是好老師,這樣孩子未必學得快樂,那又如何提升其學習興趣?

當孩子不堪受迫而放棄,你卻又無視了孩子的感受,這樣十居其九換來親子間的矛盾,最後總是弄得彼此關係冷漠或怒拔刀張,又何苦呢?

其實這些親子矛盾已經不少,不只是近年的現象,不少名人如張艾嘉也分享過類似的經驗(雖然她的例子較極端),但為何現在還有那麼多家長仍是盲目地催迫孩子?

無他的,還不是羊群心態麼?見其他家長都催迫,自己若遲疑,怕蝕底嘛!

再者,他們總自信自己不同其他怪獸家長,絕不催迫過度,有分寸嘛!

但有多少個真的沒有在學業上與孩子弄得誓成水火呢?

贏在起跑線上,真的能確保成功麼?

我絕不以為然。

因為我和先生都是這樣庸庸碌碌,卻又讀到大學,也做成教師,這又代表什麼?

每個孩子的路都不盡相同,你是他們的父母,也不代表你可以操控他們的人生;

你說孩子像一張白紙,你給什麼,他便吸收什麼,所以及早給他多吸一點,有什麼問題?

我說你這種說法便是無視了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無視了他們的感受吧!

他們是無從抵抗你們的擺佈而已,到了一天他們夠成熟有自己想法時,便是你們自食其果,常常慨嘆自己做錯什麼,換來孩子惡報之時。

到時你們別後悔啊!!!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風"乳"同行

雖然未知這篇文章會否被接納刊登,但我真的希望讓老公讀到這封信,所以在這裡先登出。

老公:


你一定對這幅畫印象深刻,因為它是由你一筆一筆的完成。每次經過家中走廊,望著這幅畫,心中的撼動極大,思緒總會回到你繪畫它時的片刻……

每次我睡眼惺忪地驚醒,一張開眼便見你默默地伏在桌子上努力。那時的你總會溫柔地從工作台上離開,然後輕輕地叫我躺下,要我放心將孩子交給你。我輾轉反側,嘗試再入睡之際,你才不知所措地走來輕輕拍醒我。你一臉無奈,說辛苦我。然後我二話不說,再次起來給孩子餵哺母乳。那時的你便會猶豫地回到工作台,繼續未完成的畫。你一邊畫,一邊靜靜地守候。當你留意到孩子吃飽了,又會從工作台上跳起,要我再躺下,接過孩子,安撫他睡。如是這種片段在每個晚上重覆不斷。

有時我不禁想……餵哺孩子是媽媽的責任,你又何苦陪著我過著睡不安穩的日子呢?其實你真的不必作這畫,因為你作為一個化學科老師,繪畫根本與你風馬牛不相及。但你卻說作這畫很好呀!它的複雜性可以讓你晚間抖擻精神不打盹,這樣你便可以隨時隨地照顧到孩子,每當他一驚醒,便隨時隨地給他安撫,又不會騷擾到休息中的我。你便是這樣,常常怕我休息不足,影響奶量,這樣我便會憂心忡忡。但的而且確,有了你的陪伴,令我在餵哺時倍感輕鬆。少了一份孤單,多了一分力量。畢竟我初為人母,對餵哺一知半解,猶如瞎子摸象。雖然你跟我一樣,對餵哺母乳抱著一半熱誠、一半疑惑,甚至偶有動搖的時候,但因著你的堅持、鼓勵,的確令筋疲力竭的我從不放棄。

然而,老公呀!我知道你工作養家已經很辛苦,下次不用這樣陪我了。須知教師的工作一點也不輕鬆,你這樣不眠不休地照顧孩子,如何支撐日間的工作呀?你每天早上六時起床,依依不捨地離開我和孩子回校去。下午六時便匆匆地回家,跟孩子抱抱後,又趕著買菜煮飯。飯後又跟孩子洗澡、換片。孩子難得睡了,你又通宵達旦地作畫。偶然半夜醒來餵孩子,見到你仍挑燈夜戰,我真的很心疼。我總想跟你爭著做家務、照顧孩子,又常常勸你不要作畫了。但你說日間的我已經很辛苦,餵奶、換片等工作已經無法跟我分擔,唯有晚間多做一點,好讓我多休息。你知嘛?每次聽到你這樣說,我都很感動。即使我不時給你怨言,但你仍然默默的努力,從不責怪我。你的包容和體諒,實在令我自慚形穢……

你就是我的磐石、我的庇難所,每當長輩給我說話,你總會第一時間安慰我,又為我捍衛。依稀記得有一次你在我面前傷心痛哭,那時的我真被你嚇壞了。你一邊哭一邊說,剛才有長輩不請自來,只是未及門前已被你趕走了。因為你知道我正在餵哺,怕長輩上來見到又是一場角力,所以你寧願先下手為強,給她們趕走了。當我聽到這裡,我深深明白到你內心的矛盾,因為她們都是你的親人,卻被你趕走,你豈不掙扎難過?但縱容長輩上來打擾,又怕我的產後抑鬱更嚴重。那一刻,我感受到你的痛苦與壓力,甚至很自責……老公!是我讓你太辛苦嗎?

我的疑惑直至那一個恐怖的夜才得到答案……

那一晚,孩子又叫了。我如是從床上爬起來餵哺、安撫,見到床邊的你已經累極了,一點反應也沒有。我唯有咬緊牙關,努力面對,可是孩子仍是哭鬧不停。結果我就像斷了的弦線一樣,崩潰了。我哭了又哭,望著桌子上的刀子和房間的窗戶,我想了又想;接著便忍不住換衣服奔出屋外,逃離到海邊。我在海邊呆坐了一小時,最後我仍沒有勇氣做傻事,正打算踱步回家時,便在漆黑中遇見一個抱著孩兒的身影。那一刻我已經想哭,可惜又怕極了。我默不作聲,低頭不敢看你。我知道我已經嚇壞了我一生中最愛的兩個人。孩子那一刻也靜靜地看著我,我更羞愧、更內疚。你拉著我,沿著海邊走;我們一邊走,你一邊要我靜靜地聽。你說孩子是我們二人的心血結晶,應該是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孕育。抱歉的是你始終不能代替我的餵哺工作,然而你一直很努力從旁幫助我。也許這段日子以來大家也承受不少壓力,但二人總比一人好。有我陪著你走,你不是孤單的,正如這段日子以來,我也靠著你走過……我聽著聽著,我的淚再留不住,骨碌骨碌地滾下來。

老公!你的努力,我見到的。為何我被眼前的雲霧遮蔽了雙眼,只顧著自己的辛酸而鬧情緒呢?在我力竭時,你已經主動幫忙;在我被質疑時,你已經為我說話;在我沮喪失意時,你已經用盡言語鼓勵我。這樣不是已經足夠嗎?更重要的是,在這條路上有你和我,我從不孤單的。為何我總是忘卻你的付出、你的努力、你的好?

你說養育孩兒有苦有甜,沒有誰令誰辛苦,誰令誰快樂。不管當中是苦是甜,都應該是我們夫妻倆一起面對、一起經歷。是的。是我盲目了,總是將事情想歪了。餵哺母乳是我們一起作的決定,堅持餵哺母乳都是我們一致的想法。既然中間有困難,理當二人共同承擔、共同解決。我相信這條育兒路只是剛剛開始,未來將有更多的挑戰,但有你伴著我走,我絕不驚惶,更添信心。

老公!謝謝你的付出,謝謝你的包容,謝謝你的體諒,謝謝你的支持,謝謝你的一切一切。我答應你,我不會再胡思亂想,以後更不離棄你,正如你從來沒離棄我一樣。每當我望到家中這幅畫,便會暗暗地再提醒自己對你的承諾。

老婆

後記:
除了想藉此信多謝老公外,這篇文章更想間接讓為人爸爸的知道如何在餵母乳上出一分力,支持身邊的另一半;同時亦以感性出發來鼓勵其他母乳媽媽嘗試向自己另一半表達自己的需要。我相信各人在餵母乳的路上都有感人的一刻,不單是母子母女之間,更存在於夫妻之間^^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回望生柏柏時


可能懷著細B五個月,生產期一步一步迫近,又令我回想起很多生產片段和產後的生活。

對我來說,那些記憶仍是夢魘。

因為生產柏柏的過程實在太痛苦了!

陣痛廿多小時,最後仍是開刀生產。

開刀後的那種痛楚,加上感冒咳嗽,令我經常扯動了傷口,實在讓我痛得死去活來。

另外由於初為人母,欠缺經驗,身邊總不乏人在你耳邊嘮嘮叨叨。

從產後第一天起已聽不少,但幫得到忙的人卻少之又少。

探訪的人又源源不絕,但真正體恤產後婦需要的卻沒多少個。

所以那時在醫院的一星期,我間中以淚洗臉,連護士也以為我產後抑鬱(事實後來我的確有產後抑鬱)。

到我出院後,照顧柏柏的重責仍在我身,畢竟餵母乳的緣故,連先生陪月也幫不上忙。

所以產後一個月以來,能閉上雙目休息的時間真的屈指可數。

然而在那些日子裡,提出探訪的人仍源源不絕,直接給你騷擾的人更大有人在。

也許性格使然,我不像某些媽媽如此愛熱鬧,更沒心情跟人分享自己生產後的喜悅。

那時的我只想盡辦法爭取時間休息,以及照顧好柏柏而已。

可是現實總與你的期望相違......

有時面對著那些掛著「關心」兩字,但實際上又幫不了什麼的熱心長輩,

我的耐性總是徘徊於崩潰的邊緣,

但礙於輩份,最後仍是忍住了。

唯一慶幸的是他們沒有主動要求辦滿月酒或百日宴,不用我勞心。
(雖然昨晚先生漏了口風,原來老爺曾經打過這主意,只是被先生耍走了而已=___=")

否則我一定會發瘋加精神崩潰!

好不容易捱過了柏柏頭七個月,他才戒了夜奶,令我重獲睡眠的享受,心情才慢慢平伏下來,抑鬱情況得以改善。

可是事隔不足一年,我又再次懷孕,又要再次走上述的路。

說真的,你說不憂心是假的。

先不論生產的風險(因為不足一年再懷孕生產,醫生曾警告我小心子宮傷口有爆裂危機),

畢竟現在已有不足歲半的柏柏,如果到時再加上一個初生嬰,任我如何能幹都不敵他們的訴求。

雖然先生已經很體貼,為我請來陪月和姐姐來幫忙,但我作為媽媽的,始終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完全假手於人。

預了再次過著身心俱疲的湊仔生涯,我認了,也接受;但無聊的應酬,恕我無法再奉陪。

所以當我一知道再懷孕時,我不禁嚴肅地跟先生商量,提出我的要求:
請讓我生產後半年內有寧靜的空間,不用接觸任何人!(尤其那些姨媽姑姐、叔伯表兄)

即使是摯親好友,我仍是寧願暫時減少交往。

畢竟又不是旨意他們幫手,何必常常走上我家騷擾我休息?

可能我是個奇怪的人,大多數人都喜歡普天同慶賀新生,但我卻喜歡休養生息少騷擾。

如果大家是尊重產後婦的話,請勿用自己的意念一意孤行。

就讓我慢慢適應照顧兩孩的新生活吧!

就當這是祝賀我們再添孩兒的方式,謝謝。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孩子是父母的Copy Cat

每當柏柏扭計時,我都想......他是否學了我或先生的壞脾氣呢?=____="
隨著柏柏愈來愈愛模仿我們做各樣的聲音動作,我便深深體會到父母的身教言教是何等重要。

孩子都是父母的Copy Cat,不會懂得分好壞,喜歡便會Copy,不得不留神啊!

回想自己何嘗不是Copy了爸媽的言行性格?

也許媽媽自小過得很苦,卻又倔強好勝,所以仍「盲」著闖個出頭天,建立了今日的家庭。

雖然我家幾度幾乎破裂,幾兄弟姊妹又不算名成利就,但因著媽媽的執著與忍耐,這個家最終沒有四分五裂。

當然媽媽的刻苦耐勞、倔強好勝是有值得一讚的地方,但同樣亦做成了她與人相處的難阻。

爸爸曾經指我們四兄弟姊妹都各有各似媽媽,其中以我最似媽媽的倔強好勝。

所以有好有壞吧!好的便是令我捱得過香港的考試制度,成功讀大學和任教師;壞的同樣是不懂得與人相處。

往往因為執著好勝而壞了與人的關係,細想其中......一切都是自尊心(某程度上可以是自卑)作崇。

我和媽媽都是自尊心重的人,要求別人的尊重,所以別人的無理批評與不敬,可以引發起我們極大的情緒。

而這種情緒往往又會令身邊的人不快樂、很煩厭,自己小時都身受其害,今日卻做同樣的事。

因此我會自我提醒,不要因為自己的性格問題而害了柏柏細B受同樣的苦,更不想他Copy了我這種性格。

幸好我還Copy了爸爸的謙和忠厚、安貧樂道的性格,這樣便中和了倔強好勝所帶來的破壞力,以致我不曾因為自尊心作崇而與別人有很大的爭執和衝突,多數都是自己內裡不快、鬱鬱寡歡而已。

如果我能盡得爸爸真傳的話,也許便能豁然一點、開朗一點了。

就是說,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影響至深。

我當然希望柏柏細B能從我和先生身上學到好的,但壞的始終不由我們控制。

始終我們已經這麼大,活了廿多年,性格早定;又所謂「江山易改,品性難移」,總是怕自己不知不覺間在孩子面前展露了真我。=____="

所以唯有靠著神,多作自省,多作修正,向耶穌多多學習吧。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Gross Motor Activities

Gross motor activities for toddlers are so very important!

Please give them as many opportunities to move, jump, bounce, reach, throw, kick, climb, roll etc. as possible every day!

They NEED to move.

They NEED to develop the large muscles in their little bodies.

They NEED variety to make this happen!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go to this website.
http://www.sensory-processing-disorder.com/gross-motor-activities-for-toddlers.html

I have tried some activities with my boy.

It's work and good for him ^^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怕了長輩

坦白說,若不是柏柏喜歡跟表哥表姐玩,
我或許不會經常帶他回娘家,更不會放手讓自己母親參與照顧柏柏的工作。
其實每次帶柏柏到長輩家,我都會有莫名的掙扎。

因為他們總會有意無意壞了你的教養原則,

即使我們費盡唇舌,但他們總會因著溺愛和經驗,

你有你說,他有他做法,對你的建議置若罔聞。

為了大家彼此的關係,你又不能太強烈表示不滿,

唯有暫時犧牲個人的原則和想法,作出適當的妥協,

回家再努力過管教吧!

如今柏柏只有1歲,問題已經愈來愈多,

雖然我已經全天候在他身邊,我和先生也努力過抗爭,但有時仍有很多無奈。

很難想像,當初我放手讓長輩們照顧柏柏的話,柏柏會變成怎麼樣?

「隻眼開隻眼閉」便是很多依賴長輩照顧自己孩兒的在職父母的做法。

可能職業病關係,我無法做到「隻眼開隻眼閉」,

如管教欠缺FIRM,又如何繼續有效管教?

孩子愈大,愈懂得走法律罅,借長輩的寵愛而對抗父母的管教。

所以現在的我已經開始怕了長輩......

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可能減少柏柏見長輩的機會,因為他們總是有血緣關係,柏柏亦必須認識自己的親人。唉......我當如何平衡兩者呢?=_____="

有時一些不擾民的做法,我會堅持到底。

比如餵柏柏吃正餐,我堅持不用玩具來吸引他注意,使他合作讓我們餵;但我媽則不然,慣了取短期效果,務使孩子合作,便會讓他們一邊玩不同物件玩具,一邊進食。

比如我堅持孩子進食是要坐定定;但我媽則不然,她又會讓他們隨處走。

這些我寧願自己做返,自己餵柏柏,都不要她插手;除非她肯依我做法吧!

但我有些規矩可能會擾民(影響到別人的生活習慣),比如:

我們堅持不讓孩子看電視,但我們兩家長輩家的電視都是長開不休的。

最初見柏柏年紀尚小,不懂得看電視,我們會使他避開電視的角度;

但如今柏柏已經會爬會走,更不時主動移近電視來看;

我們可以要求長輩長關電視麼?

即使有時主動問了,但兩家長輩都認為讓柏柏看電視無所謂吧!

他們都這樣說了,我們還可以說好說歹麼?@@" 那裡又不是我們家......

所以去他們家真的很矛盾,

既想堅持原則,又不想壞了彼此關係,真懊惱呢!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孩子幸福的基礎:一個簡單的家

在我而言,一個簡單的家便是孩子幸福的基礎。

一個簡單的家只有爸爸、媽媽和孩子,再沒有其他成員了。

可能各人對「家」的觀念不同,但我的確是這樣想,我的「家」真的容不下其他人。

我做不到將夫家的所有人或自己原來的親人都納入我「家」的範圍內。

可能跟原生家庭有關,自小親眼目睹不少家庭、家族糾紛,令我不禁慨嘆一個「家」太複雜的話,便會產生很多混亂、眼淚。

我自小在這種環境長大,實在令我很怕再置身於充滿糾紛的家庭裡,尤其不想自己的孩兒跟我有一樣的經歷。

加上我太了解自己的性格,要我接納其他人進入自己的「家」,這樣不多不少便要我捨棄一些個人想法和原則。

對於固執的我來說,這是很辛苦的事。

所以我寧願維持一個簡單的「家」,只需要協調我和先生二人的關係便足夠,這便不用我多費心神來協調其他人的關係和想法。

然而,自己對「家」的想法跟另一半未必完全相同,這會導致很多磨擦和不愉快。

先生自小在水上大家族中長大,待夫家其他親友如親人一樣,所以他對「家」的觀念比我的大和複雜得多。

他在婚前婚後多次表示想我接受他的家人如自己親人一樣,甚至將自己融入他的家族裡面。

我的確嘗試過,可是......我做不到。

我始終不習慣在一群我不相熟的人前表現真正的我,

我始終跟他們沒有血緣關係,更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

即使有一起生活的機會,我想以我的性格,一定會跟他們發生衝突的。

所以要我做到先生最初的期望,實在強人所難。

經過多次的磨合後,我和先生對「家」的觀念終於有比較一致的協調。

他不再作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求我和夫家保持和諧的關係。

面對夫家一年多次的家族聚會,先生讓我有說不的權利;

他亦尊重我想有一個簡單的「家」的想法:不容長輩過分擅越我們的「家」務事,尤其是孩子的教養問題。

如果我願意接觸夫家人的話,我亦會盡我作媳婦的本分,乖巧、服從(只要不影響孩子的話)。

我想這種某程度上的協調、妥協,便是夫妻倆彼此間的尊重。

我曾經問先生:這樣做的話,豈不令你與自己原來的家人也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距離?這豈不是做不到你當初的期望?你家人會否不快樂?

先生好像「化」了一樣的表示:始終是人夾人的問題。既然明知道你夾不了自己的家人,何苦勉強?強行增加彼此的交流卻換來更多的衝突,豈不保持一定的距離還好?!

再者,我必須尊重你的感受。勉強的話,達到我的期望,卻令另一半受苦,這也不是我的期望。

現在的我已經將我的「家」──你和柏柏,放在首位。別人的想法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們,所以顧全你們的想法亦是為先。

也許家人他們亦有他們的期望,但我何來那麼多時間精力來處理所有人的期望?

我很感恩我有一位重視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丈夫。

如果他不會將心比心,感我所感,相信我們為這些問題爭論不休,最終只會影響我倆關係和我們家的穩定性,這樣亦會累及孩子的幸福。

也許有人認為我要為丈夫作出更多的妥協(因為你嫁入其家,作為妻子和媳婦,服從妥協是理所當然),

首先這個年代應該沒有嫁入哪家這回事吧?結婚是二人的事,即使是合二姓之好,在今日而言,早是形式而已。哪有合二姓之好後,兩家真的親上加親,和諧友好呢?現在沒有衝突已算偷笑吧!=___="

再者先生從來不期望我為他勉強自己,正如我從來沒有勉強他一樣。既然我當初沒有要求他要與我父母同住,以我父母或其他親友為摰親,凡事以他們意願為先,那麼他亦不會勉強我做同樣的事。

所以,有時我真的不明白,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作為丈夫的常常怪責太太不願意遷就夫家(尤其是老爺婆婆),每當發生婆媳糾紛,總認為是自己太太的錯。

連我先生也說:Be fair一點吧!大家當初同樣離開自己父母,二人成為一體,大家一早已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對方為首。何以要求自己另一半無限地遷就自己家人?

再者,教養孩子的事一旦有了長輩的參與,總是很多紛爭矛盾的源頭。(畢竟對於很多父母而言,什麼事都可以退讓,唯獨對孩子的事總有點執著和堅持。)

既然如此,何不讓「家」簡單一點,還原為爸爸、媽媽和孩子的形式?

作為長輩,又何不讓自己孩子多一點成長空間,讓他們自己學習如何當父母、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家」?

勉強介入別人的「家」,做孩子「家」的第三者,何苦呢?

P.S. 聖經提及「人 要 離 開 父 母 、 與 妻 子 連 合 、 二 人 成 為 一 體 。」並非要人不孝,結婚並不等於置父母於不顧,只顧妻子;而是指著心態上說。人由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的一刻起,便要成長,不能仍依賴著父母。一旦與妻子連合,你便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丈夫是妻子的頭,如果連丈夫在心態上仍依賴著父母,且要求妻子一起配合,凡事只順從其父母的心意,這樣作丈夫的已失去一家之「主」的地位和權力,同時作妻子的又如何以夫為首?她應以家翁為首,還是以夫為首?她是你的妻子?還是你父母的傭僕?所有的婆媳糾紛總與作丈夫的離不開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他未能為一家之主之過而已。所以請作丈夫的在怪責妻子之先,先反省己過。

P.S. 慶幸我的老爺婆婆和我爸我媽都是由著孩子長大,不隨意插手我們家務事的人,只要我們強烈表示己見後,他們最終仍會合作的。感恩。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第一次與柏柏長時間分開

爸爸媽媽玩得開心D啦!BYE BYE~*
終於有機會與先生二人世界了!T___T

先生見我好想行書展,但帶柏柏去一定很不便,於是便計劃讓婆婆照顧柏柏,讓我倆好好過二人世界。

既然書展不是一時三刻便能逛完,他又計劃晚上我倆去吃自助餐,一於去盡D ^^

當然,這樣便要與柏柏分開最少一整天了!

作為全職媽媽的我,真的甚少與孩子分開太久......

這可謂第一次!

雖然有很多不捨,但先生認為總要嘗試,否則日後上學便更難放手。

也許我杞人憂天,以為柏柏一定很不習慣,誰知......

他一去到婆婆家,已經跟表哥表姐玩得不亦樂乎,到我們跟他說BYE BYE時,他才有少許緊張,扭兩聲,但很快便被婆婆安撫下來,繼續玩 =____="

我在書展逛了一半,才忍不住打電話回去問個究竟,但媽媽給我的反應是:

佢而家玩得好開心呀!一直好乖!係表哥表姐先後午睡,無人陪佢,佢先有D扭計,但佢地一醒,再玩過.......

我頓時感到很無奈......枉我在書展都如此掛心,所買的盡是他的書......

我果然是"升呢"了,買書也只顧孩子的需要,所有戰利品中只有一本是給自己 :P
吃完自助餐後,先生原本還打算順便參觀Lego展,但我已經急不及待要回家接孩子了。

然而,當我一踏進家門,柏柏仍然只顧著玩 +____+

我們給他SAY HI,他仍對我們置若罔聞,直至幾分鐘後,他才意會到我們的存在。

那一刻,他才「嘩」的一聲,飛撲到爸爸的懷抱中!(記住,是爸爸的懷抱,不是我,嗚嗚)

我叫他很多聲,他仍扭著爸爸抱,那一刻我有點兒醋意,說:唉~算了!我還是出來工作吧!

婆婆公公他們都笑了,還說:而家先來扭計??????

我意興闌珊,便入房收拾東西。

過了良久,婆婆才帶著柏柏走進房間。

他見到我,笑得很燦爛,但仍無見到爸爸時的那一份緊張......(我真的呷醋了!哼)

接著,我又去洗手間不理他了!

他到了那一刻才緊張起來,要我抱 ^^

唉~真矛盾!又想孩子緊張自己,又不想孩子太依賴自己,我真是個麻煩媽媽囉!:P

不過,昨日一小別,的確很寶貴,令我們和孩子都有成長進步的空間。

對孩子來說,這當然是學習獨立及獨自面對其他人、與其他人相處的時候吧!

對我們兩夫妻而言,這是重整、增進夫妻感情的機會和學習放手的時候。

感謝神,讓柏柏沒有在全職媽媽照顧下而衍生的依賴問題;

感謝神,讓柏柏又成長了一大步。

我深信我們將會有更多放手的機會,所以這次又再一次提醒我:要好好珍惜與孩子一起的時間。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唯有鼓勵讚賞才能令孩子快速成長


做全職媽媽有一個好處,便是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孩子成長的每個細節。

每天看著柏柏,總是詫異,只是幾天或幾分鐘,便有如此大的進步呢?

生命真奇妙可畏啊!

之前曾分享過柏柏正在學習步行、自己進食、收拾玩具、洗手、刷牙等,

一直報喜不報憂的我當然隱瞞了他的野蠻、不合作、扭計、發脾氣等問題,

但是最近看著他進步了不少,我便坦坦白白分享多點:

雖然他仍未放手單獨步行,但有其他人(不一定是媽媽)拖著走,即使單手已經走得很好,站立亦十分穩妥。(我相信他只差一點點勇氣而已)

進食方面,由之前經常發脾氣拒絕拿著匙羹(有時甚至掉匙羹落地)、拿著匙羹玩、把食物弄得周圍都是(手口協調明顯未夠好,常把匙羹移到嘴旁或臉上,令在匙羹內的食物跌了出來),到現在已經很自如地拿著匙羹吃粥(雖然仍要爸媽幫忙,先替他舀起食物),但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只是短短一星期咋]

收拾玩具方面,柏柏最初都不太合作的,總是經常發脾氣或拒絕合作;即使被我半推半就地完成收拾的工作,過一陣子又會自己找玩具出來玩。現在柏柏已經合作多了,儘管仍有淘氣的時候(比如做下假動作,扮收拾卻又對某些玩具愛不釋手)

至於洗手刷牙,其實他一直都肯合作,只是最近他又有些脾氣,不肯被人「擺佈」雙手,加上出牙令牙肉不適,所以現在又拒絕合作。但我深信這只是過度性問題而已,很快便會好。

然而,最令人鼓舞的是,之前擔心柏柏有觸覺失調的問題,但最近勤力地給他做訓練,所以現在的他對很多原本抗拒的事物漸漸接受了。比如用花灑洗澡,他之前怕得全身顫抖,驚叫大哭,但現在已經可以若無其事任花灑沖洗,甚至自己主動拿起花灑來玩。他之前亦怕踏著粗糙、尖銳的東西,連用手碰都甚為緊張,現在已經慢慢接受。(雖然他仍有少許抗拒,但他最少沒有表現得很煩躁不安,甚至有脾氣。)

凡此種種,真叫我很感恩呢!

加上柏柏在語言、與人互動方面一直愈來愈好,更令我感到神的祝福與同在。

不過,坦白說,當我面對柏柏嬌橫脾氣的時候,有時都令我很沮喪很生氣。

記得有一次,當我正在訓練柏柏自己拿匙羹進食時,他突然大發脾氣,甚至多次將匙羹掉到地上,那一刻我真是氣壞了。明知這時候給他講道理他也不會接受,也未必明白,但我便是忍不住碎碎唸的,更因著我的聲量漸大,把情緒化的他弄哭了。我便發晦氣收起所有食物,拒絕再餵他,任他餓著肚子,將他丟到洗手間的企缸去。

我無視他的哭聲,先打理好外面的混亂情況(因為柏柏將食物掉到地上,地面髒得很);然後無視他對花灑的恐懼,拿著花灑沖去他身上的食物渣滓與污漬。他當然愈哭愈厲害吧!

但他漸漸收聲,靜靜地望著我,見他好像已經不怕花灑似的,我便快快給他洗好,穿衣服。(說起此事也感到很奇妙,明明在餵食方面他非常不合作,但另一邊廂,他又突然給我驚喜,對花灑莫名其妙地接受了。)

事後我反思自己的不是,明白自己缺乏耐性和指責對他是於事無補,所以跟先生商量過後,決定改變餵食策略:先用盡方法令他心情愉悅時,才讓他再嘗試拿匙羹。

加上先生擅於浮誇地稱讚柏柏,他漸漸喜歡成功自己進食的感覺,每次得到我們的稱讚便會沾沾自喜;或是左顧右盼我們的反應,然後大笑。就這樣,只是兩三天的工夫,便改變了幾天前與他抗戰的混亂場面。

所以我漸漸明白到:孩子天生便愛得到鼓勵讚賞,唯有鼓勵讚賞才能令孩子快速成長。

我想......只要我繼續保持耐性,多鼓勵、多讚賞,柏柏自然有更多的進步、給我們有更多的驚喜。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勒緊褲頭的生活

柏柏身上的衣物和玩具全是二手得來的,主要來源是他表哥表姐及弟兄姊妹。
自從我做了全職媽媽後,家中的收入真的僅僅足夠而已。

整個家庭只靠著先生一份人工支撐著......

但老實說,先生只是一位入職幾年的中學CM老師,人工多少,大家心照吧。

以前我們一人一份收入,兩個都是教師,生活自然充裕一點。

可是現在真的不能不精打細算......

孩子未出生前,支出已倍增不少 >____<"

除了住屋方面要重新打算外,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衣食行三方面都不便宜。

先生認為有了孩子便不能再過著租人家屋子的生活,隨時要搬的壓力的確令家庭令孩子吃不消。

所以明知自己結婚後的儲蓄所餘無幾,都不得不孤注一擲,傾盡所有地置業。

感恩有先生家人幫助,總算解決了住屋問題。

但供樓的壓力仍是重重地壓在先生的肩膀上......

其次便是孩子的物質,我們的原則是不要給孩子最好,只要夠用就好了。

所以孩子的衣物有九成都是向人家要來的二手,只有一成才是請別人替我淘寶得來的新。
(孩子最貴的新衣物已經是初生時在Mides所購的套裝或是朋友送的了)

你說我看到別人的孩子都穿得漂漂亮亮,猶如FASHION SHOW的小模特兒,我不會怕孩子有比較之心或自己有過意不去的感覺嗎?

初時是有的,但慢慢也習慣了,且自己兒時何嘗不是要穿人家的二手衣物呢?都不過是身外物,孩子又尚小,不怕啦!

至於食,盡自己所能煮多點兒不同花款的,但材料也只能買一般街市超市的,你說要像人家那樣,每每都要買有機的、或從City Super、Jusco等大型超市買外來貨的,不可能了!幸好我一直以來餵到母乳,所以奶粉錢也節省了不少。

而孩子的玩樂,比如玩具,有1/3是向別人要來的二手,有1/3是向別人買來的二手,最後的1/3才是請別人替我淘寶得來的。只有孩子的書本教材,我是不惜工本的投入。(或許對教育有點兒執著吧!但現在也不得不控制一點了!)

最後是行,真慚愧,我們為了節省金錢,一直只用教會弟兄送來的N手BB車,或是用揹帶(那都是家人用過的二手)背著孩子出入。但老實說,那輛BB車實在太「輕巧」,缺少防震設計,總認為不適合初生BB用,但柏柏仍是不知不覺用了接近一年。直至最近,先生從網上覓得一輛較新式的二手BB車,才正式換去舊的。

除了孩子的要節省外,我和先生都很久沒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我連給自己買一件衫都左思右想,踟躕半天,即使最後肯買都多數是請別人替我淘寶得來的。

至於給爸媽家用更不用提了,老早已停止。還好他們沒太多埋怨,雖然我都知道長此下去也不太好的。

現在因為有了細B,有請外傭的需要,家庭支出更大,家庭收支更難平衡,唯有再想辦法節流,比如柏柏的玩意和書要再買少一點了。

最後當然還可以從消遣方面著手,以往想去哪兒便去哪兒,如今一概要用錢的都不去,或是只去一些便宜的。所以這年來,我和先生甚少外出,最多是帶著孩子返教會、返娘家,以及屋企附近的公園沙灘。最勁最遠的一次已是帶著柏柏到尖沙咀參觀博物館了 =____="

雖然這樣的生活好像比較刻苦,但我認為為了給柏柏親自照顧教養,還是值得的。

爭盪鞦韆記

早兩天,帶柏柏到公園盪鞦韆,巧遇一件小朋友爭鞦韆的戲碼,感到很有趣,便在此分享一下。

話說,當天特別多小朋友到公園輪候盪鞦韆,我們便帶著柏柏在隊尾一起輪候。

但這時候忽然有兩個年約3-4歲的小妹妹爭著盪同一個鞦韆。

從對話中得知她們本來是朋友,也有排隊輪候;

只是排第二的小妹妹B突然發難,要求先盪鞦韆。

這時候,當然便是家長出手的時機了。(雖然家長應否插手干預是值得討論)

小妹妹A不肯退讓,死抓著鞦韆不肯放,在旁的A媽媽開始不耐煩,碎碎唸的說:

你再不肯走,我便不理你啦!......早知唔帶你來公園啦!......(如是重覆著說了很多遍)

但小妹妹仍然無動於衷,堅持要先盪,無視在旁的A媽媽;

於是A媽媽氣得走開了。

小妹妹B也不甘退讓,但在旁的B媽媽不停地勸著說:

是小妹妹A先排隊,應該先讓她盪鞦韆,再等一會兒吧!乖啦!(如是重覆著說了很多遍)

在旁又有一位正在與孩子盪鞦韆的C媽媽突然做和事佬,對著兩個小妹妹說:

你們別爭了!等多陣啦!我孩子盪完就到你啦!(但仍然推著孩子繼續盪鞦韆,完全沒有退讓的跡象=___=")

小妹妹B被遊說了幾分鐘,仍無動於衷,B媽媽又見A媽媽發晦氣走開了,於是著急起來,強行將小妹妹B拉走。

小妹妹A成功得到鞦韆,卻回頭一看,A媽媽已走,剎時感到很無措。

小妹妹B失敗了,遷怒於B媽媽,無視B媽媽良久,即使B媽媽繼續在旁跟她說道理。

C媽媽繼續與孩子盪鞦韆,好像剛才的事從沒有發生一樣。

這時候,我和先生不禁側目,正討論著......

A媽媽突然再度出現,但她嘴裡仍是碎碎唸,很多抱怨的說:

我以後唔會再帶你來呢個公園咖啦!點呀?玩完未呀?

小妹妹A扁扁嘴,用眼神示意:無人推我,怎樣玩?

A媽媽仍是一直唸:推左啦!係咁咖啦!一係唔好玩囉!

雖然小妹妹A得到想要的,卻沒得到快樂,所以很快便放棄盪鞦韆,跟著媽媽走了。

小妹妹B見此,再度展歡顏,立即登上鞦韆盪了一會兒。

這時候又來了一個推著BB車的婆婆,在我們後邊等候。

C媽媽終於有意退讓,帶著孩子走了。

我們便立即上前,讓柏柏盪鞦韆。

說時遲那時快,突然又來了一對母女D,搶了小妹妹B讓出來的鞦韆。

但明明是婆婆先排隊的,卻被母女D插隊,所以婆婆很無奈。

母女D仍不以為然,好像不意識到自己插了隊,一邊盪一邊批評柏柏,說:

媽媽!你看那個BB係咪唔識玩呀?佢都唔識用手捉實個鞦韆......E~佢好似喊啊!係咪驚打鞦韆呀?

係呀!人地係BB嚟嘛!你以前都係咁咖啦!......

我們很不屑她們的行為,更不想柏柏被她們當成動物園內的動物般研究,加上柏柏可能隔了一段時間沒盪鞦韆,的確表現不快和不安,所以決定退讓予婆婆的孫兒,先離開了。

離開後,我和先生不禁討論起剛才的場面:

首先,小妹妹AB二人爭先恐後要盪鞦韆,做家長的在此時應該有耐性地給孩子說道理,且以先排先得的方式處理。可是A媽媽不但沒有耐性處理,更發晦氣離開了,讓小妹妹A陷入進退失據之境。明明道理在小妹妹A,卻演變成小妹妹A無理取鬧,實在太冤枉,這只會傷害了她們倆的母女情誼,讓小妹妹A感到媽媽不幫自己,繼而得出媽媽不愛自己的結論。相反B媽媽的處理相當好,因為她深明自己女兒理虧在先,便要求女兒作出相讓;即使女兒脾氣很差,但她仍有耐性地給她說道理,真的很有智慧,EQ又好。

其次,C媽媽的插手便顯得很無聊。一來事不關己,胡亂插手有機會令事情更糟。孩子的事本應孩子自己處理,然而在此事上明顯是孩子太小,不講道理,當事人的家長適時介入亦情有可原;但C媽媽的插手便有點兒無厘頭了,孩子又不是她的,幹麼插手說太多呢?你以為兩位小妹妹連自己母親的話也不肯聽,卻會聽你這個外人的話麼?加上,她言行不一,一邊說著會讓出鞦韆,但一邊又沒有行動,說了等於沒說。這對她自己的孩兒也不是一個好示範,除了不能讓孩子學會禮讓外,更直接教導孩子言行不一。

最後,母女D插隊的行為真的令人髮指,我想當中有什麼問題也用不著我詳述分析吧!只能說父母自己其身不正,孩子自然有什麼樣式。

沒想到外出一會便見到如此情景,雖然只是小事一宗,卻意味深長,令我們作父母的上了一課,教導我們日後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應如何面對、如何處理。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愈來愈多的驚喜

隨著柏柏愈來愈大,他給我們愈來愈多的驚喜。

最近他有意無意會模仿我們的言行,尤其是說話方面。

這是以前從不會發生的,因為一歲前的他很有個性,從不理會我們的要求。

但現在的他無時無刻也觀察著我們,更主動指著什麼要我解釋。

幾天前,他外出經過屋企附近的公園,他眼定定望著,我知道他一直渴望到公園玩;

於是我答應他黃昏時再帶他下來玩(因為那時太陽太毒太熱了)。

我想他大抵忘記了我的承諾,甚或根本沒聽懂我的話,但我不敢輕視他的理解能力,更不敢遺忘自己的承諾,如時帶他到公園玩;

我想除了不想食言,更重要是給他學習走路的機會。

結果他到了公園,當然很開心,但他未會走路,很多設施未玩得。

他一直只想爬,但地下太骯髒了,我不許,他便很沮喪。

我不停跟他說:你想像哥哥姐姐一樣,隨意玩,便要大膽地學走路了。

可能柏柏始終勇氣不足,所以一直只願爬,從不肯放手試下行走;

但經過那天到公園走走後,他好像明顯地想試下走路多於爬行,

昨天早上,我帶他到附近商場走走,順便讓他試下落地走,不消一會,他已經可以靠著BB車或讓我拖住手走。

下午我們趁著先生放假,便一家三口到沙田逛街,回家後的柏柏仍然精力旺盛。

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沒為意柏柏在桌子下爬來爬去。

先生突然一下飯氣攻心,吐了一口胃氣,柏柏聽到後便模仿起來,發出同樣的聲音,令我們捧腹大笑。

接著,先生又自吹自擂,我不禁反一反白眼,敷衍地說:係ae......

先生又跟著說:係ae!

柏柏突然又跟著大聲說:係ae!

我和先生同時目瞪口呆,不停讚他,又叫他多說幾次,他又肯。

所以,柏柏一天內已連續給我們很多驚喜,小朋友的成長真驚人。

為了繼續幫助他成長,多學習身邊的事物,我現在除了在家給他多說故事,多做各種加強自理、認知、肌肉等方面的小練習外,更多點兒帶他外出及多解釋各種事物;

比如到超市買菜便隨手隨意拿起各種水果蔬菜給他摸、嗅、解釋名稱;

在商場閑逛便讓他多走走多駐足望望。

我想這樣簡單地陪伴他,一定幫到他之餘,更能發現更多驚喜的。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感覺統合失調

柏柏對踏著沙的感覺有點兒煩躁不安

今日特意討論感覺統合失調,是因為我正懷疑柏柏是否有此問題。

因為最近Playgroup導師發現柏柏對觸摸某些東西比較抗拒,加上他怕剪髮、突然怕水(尤其是花灑)、至今仍未放膽獨自走路、有時突然沮喪地大叫大吵、特別好動等情況,

我便開始擔心他會否有觸覺統合失調的問題......

根據網上一些資料:
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往往對别人的觸摸十分敏感,心理上總有一種擔心害怕、易受驚的感覺。表現爲緊張、孤僻、不合群、愛惹别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害怕陌生的環境、吃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在學習與生活中則表現爲好動、不安、辦事瞻前顧後,甚至怕剃頭、怕打針。這樣的孩子被家長帶到醫院請心理醫生診斷,總以爲孩子得了“多動症”。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由於心理上總處在一定程度的紊亂狀態,時間一長,必然使學習與生活質量不斷下降。
(節錄自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68265.aspx)

柏柏的情況與上述的有點兒相似......

雖然朋友跟我提及這問題時,我的確有少許晴天霹靂的的感覺,但冷靜過後,其實對柏柏的情況仍是樂觀的。

之前一直猜想自己的孩子會否遇上特殊教育需要,(因為自己工作的關係,對這方面自然多留意)

但沒想過原來真的面對時,感覺是如此......

尤其當我讀到一些資料,指此症的原因有部分是:
神經發育不完全:早產、剖腹產等;
懷孕期間胎位不正產生固有平衡失常......

我更有莫名的自責......是否我的緣故令柏柏有這些問題呢?

開始明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家長們有什麼感受。

自己對孩子從來沒有很高期望,只祈求他健健康康、快樂快樂,但原來有時有些事亦未必完全盡如人意。

但另一方面,我又很感恩很慶幸自己做了全職媽媽,這樣我才能及早發覺孩子的需要,然後及早幫助他。

也許前面的道路不容易走,但我仍深信靠著那加給我加量的,我凡事都能作。

朋友給我勸勉:
無事都當佢有事咁照顧,一定冇衰,唔駛一定找專對人士,多按摩、多擦身、多去戶外跑,什麼人都需要,所以唔好太擔心,有定心理準備,咩事出現都會有"風急雨驟自縱橫"的氣慨, 知嘛,特別在小朋友"發大癲"時一定要具備這氣慨!

她說得對!現在的我大概只能這樣想了!加油呀Ling!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訓練坐定定

即使Playgroup導師無教,我們都一直堅信孩子進食應該坐定定;

但原來柏柏一直做到坐定定是因為被綁在高櫈上而已,非出於自己意識。

所以為了訓練他坐定定進食,便要安排下面的小訓練了。

但對於好動的柏柏來說,這訓練的確有點兒為難他。

在我們的提示下,他嘗試坐,但已經蠢蠢欲動了。
已經得返半個屁股黏著櫈仔上
吃了一口蜜瓜便推著櫈仔走了!
費了牛九二虎之力才將柏柏捉回來坐
坐了一會又開始搞後面的玩意了 =_____="

柏柏去沙灘

終於"的"起心肝,同柏柏第一次去沙灘。

由於Playgroup導師觀察到柏柏是一個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小朋友,對一些粗糙刺手刺腳的東西尤其反感,所以她特別鼓勵我們帶他去沙灘玩,讓他慢慢學習接受那些令他不悅的觸感。

P.S. 關於導師的觀察,我和先生最初都不敢置信,因為他是個好奇寶寶,喜歡四處探索,表現一直很大膽;加上在我們的教育下,他很少尋求庇護或要求援助;但最近上了幾堂課後,見他每次碰到那些粗糙刺手刺腳的東西的確表現反感、不耐煩,甚至有些脾氣......所以我們漸漸相信導師的想法和建議,更驅使我們"的"起心肝同柏柏去沙灘。:P

 

柏柏初初來到沙灘,表現好奇和雀躍,更嘗試將沙放入口。

但當我將沙放到他的腳上時,他明顯是縮下縮下的。

後來更嘗試踢開沙堆如下圖:

於是,我們更進一步要柏柏離開沙灘墊,坐在沙堆上。

他初初表現好奇,更會用手撥弄沙堆;

但後來他漸漸表現很討厭似的;


當我們要他站起來時,他更表現得很煩躁不安。


看來要多點兒帶他到沙灘走走才行了!=___="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如何「講得出色」

 

最近參與了博愛一間幼兒遊戲及藝術薈萃坊的家長講座,主題是如何選購兒童圖書及講故事技巧,真是獲益良多。

以前為半歲前的柏柏講故事,一直沒什麼問題,因為那時的他未識爬,所以他會乖乖地聽我講故事,定定地看著我手上的書;

但自從他識爬以後,任我怎樣七情上面、聲色俱全地演繹故事,他都只會爬開,對我手上的書置若罔聞。

最近,我已有點兒氣餒......

我甚至認為柏柏是天生的好動派,盡得父親真傳,不愛書本;

所以叫自己別太在意太上心,以免弄巧成拙。

但聽過講座後,才意識到自己從選書到講故事的技巧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我自己偏好故事性重的書,但無視了只有一歲的柏柏理解能力未夠高,所以他自然失去興趣;

其次,我亦忽略了書本的質地、色彩、圖畫線條的重要性。

我購入很多繪本,但紙質十分薄,一撕即破,所以我對這類書很愛不釋手,從不讓柏柏觸碰,怕他會弄縐撕破;

但我的愛書惜書便令柏柏無機會自如地「揭」書,這樣很難令他自己愛上看書;

另外,我購入的部分繪本色彩未夠SHARP,圖畫線條太精細,甚至可說是複雜,這樣對一個一歲幼兒實在太不吸引了。

再者,我選錯時間來跟他說故事,總愛在他睡前或玩得興起的時候來說故事,他自然沒精神或沒心情來聽故事吧。

而且,我總是勉強想將一本書講完而勉強柏柏在我身邊,但失了興趣的他又怎會想被限制行動,所以總是出現一種場景:我有我自己講故事,他有他自己爬來爬去。=___="
(講者提醒我,柏柏現在只有1歲,這種情況尚可接受;但歲半以後仍是這樣,便要想辦法改變,否則難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甚至令他習慣了不用聽媽媽的話。所以她寧願我在孩子失了興趣時,終止講故事時間;或是想辦法再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最後,我最大的問題是:我對柏柏期望太高了。一個一歲的孩子又如何能坐定定地專注聽故事或讀故事書多過5-10分鐘?

講者說:你能夠令他讀到一本四頁的書已經很棒了!讀到一頁便一頁,閱讀是累積得來的,焉能一步登天,想他讀到一本十幾頁又多字的書呢?

的確...我可能受到身邊一些「成功」例子的影響(有些朋友聲稱自己的孩子會自動自覺地拿著書坐定定地讀30-45分鐘以上),總是以為孩子坐在父母身邊,坐定定地閱讀是很自然的事,從來沒想過他們的成功可能是慢慢累積得來。

再者,明知道柏柏是好奇+好動寶寶,別人的孩子怎能跟他比呢?

所以要按孩子的年齡、能力與興趣來重新調節自己的期望,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了解到自己的問題後,加上盡得講者建議的講故事技巧,我在過去兩日便再小試牛刀。

結果是進步了!^^

由昨日講到兩本書,到今日講到四本書,而且柏柏還明顯地喜歡自己拿書來讀或翻下頁(儘管閱讀時間不長,每次多數是1-2分鐘)

今日成功給柏柏讀了這四本書^^
以前的我常常認為那些認知書是孩子自己讀,或是自己間中指著圖給他說明一下便可以;

但說故事一定不會選上這類書,因為沒有故事性,真的不懂得演繹......

然而,講者卻提醒我:2歲前的孩子是很喜歡讀這類書,說故事一定要選上它。

因為這類書文字少,圖畫多,且圖案線條簡單清晰,顏色又SHARP,最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而且適合2歲以下的孩子的書大多數都是認知書為主)

更重要的是,2歲以下的孩子認知能力尚低,理解能力有限,這段時間應該是幫助他們儲存他們應該要知,又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這樣亦有助他們日後理解更深更抽象的故事。

所以我這兩天又按著講者的建議,用其方法來演繹家中的認知書,結果成功吸引柏柏的注意。

原來這類書都可以用來講故事,而且演繹的方式比一般故事書更多元化更自由呢!@_@"

除了演繹認知書外,2歲以下的孩子的專注力始終很低,所以講者都建議盡量善用lift-the-flap books、touchy-feely books、sound books、pull-out books、sparkling books......

這些有不同功能效果的書始終比較能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爸媽不妨利用這些書來先建立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才向高難度挑戰,改讀一些普通簡單的平面故事書吧。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柏柏上PLAYGROUP

柏柏這個月滿1歲了!

所以我亦安排他這個月開始正式上PLAYGROUP (上個月那個純粹一次性玩下而已,haha)

對於PLAYGROUP的必要性與如何選擇的原則,上次網誌已經有提及,今次不冗贅再論了。

這次主要想記下柏柏頭兩次上PLAYGROUP的情況 ^^

由於辦學機構不允許拍攝,所以無法拍下及上載柏柏上PLAYGROUP時的實景照。

唯有筆錄及寫事後感吧!:P
(我記性不好,所以唯有用筆記下來,以便日後在家可以跟柏柏繼續練習。)


其實這個PLAYGROUP的內容真的太Fruitful啦!

每個環節都有其意義和目的,一小時進行如此多環節,也許連第一次參與的父母亦未必跟得上。

所以柏柏第一次參與時,明顯比較被動、膽怯;

但經過第一堂後,柏柏好像適應了,對導師的指令亦不陌生。

第二堂的柏柏明顯積極了、投入多了,也跟得上導師的要求。

對導師和爸爸的示範也專注了,主動模仿。

所以十分感恩柏柏在當中有快樂的時間,又有一定的學習。



為了建立孩子的習慣和守規意識,PLAYGROUP老師自製手冊,著家長每次上課前都要完成一些要求,比如量體溫、帶手冊簽到。

上課前須先洗手。

每次領取教具玩意要先舉手,用完物品後,一聽到歌仔指令便要放回。

下課前有茶點時間,老師都要孩子們乖乖安坐進食,不可四處行走爬行。

這樣子,感覺有點兒像上學,的確能為孩子預備上幼稚園作好心理準備。

但這PLAYGROUP最寶貴的都是老師很有愛心,亦願意按孩子的性情態度作出一定的鼓勵評價,絕不勉強。

對跟不上的孩子又很包容,且作出適當協調遷就。

又肯與家長溝通,以她們的專業知識來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的強弱項,作出適合的建議。

課堂性質又不會太學術,大多數都針對孩子的大小肌肉、手眼協調、感官等訓練,切合孩子的成長需要,不致揠苗助長。

如今我亦會按著她們的建議,取材於生活,就柏柏意願來重溫一些具訓練意義的遊戲。

比如積木入樽,可以訓練到孩子的手部小肌肉、手眼協調及左右手協調。

柏柏每次玩都很開心的 ^^


P.S. 樽乃星星餅的盒子(取材於生活,容易尋見),導師解釋此樽瓶口較細(適合小積木穿過),但瓶身長;孩子每次想徒手拿回積木便不容易,這樣便引導他將瓶子弄翻,以便將積木倒出;這個動作是需要手腕轉動翻側才做到,幫助手部做出與平時不同的動作,訓練手部較少用到的肌肉。另外,由於瓶子容易倒下,所以需要孩子左右手合作(一手持瓶一手投積木),這亦是另類的訓練。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孩子的自理能力訓練:洗手、洗臉、刷牙漱口

最近研讀關於蒙特梭利教學法的書,中間又學到不少。

本人向來是蒙特梭利的支持者。

雖然尚未深入研究這類教學法,但從各育兒書中略知其大概,已十分喜歡其理念。

她主張按兒童的身心發展來扶助孩子培養自學能力,反對成人常以自己的想法來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好奇心、秩序感、安全感等;

所以從其理念而生的教材玩具都是期望孩子通過自己試探、嘗試、失敗來達到自我學習、自我完善。

在她的教育觀念裡,成人永遠都只是一個扶持者,我們要做的只是替他們清除學習障礙和確保他們安全而已,其餘的就由他們自由發揮。

但唯獨孩子的個人衛生及自理能力方面,她認為成人可以為孩子多作示範,甚至身體力行,作為身教,培養他們的習慣。

從來沒想過......原來自己在洗手、洗臉、刷牙漱口等方面,對孩子影響如此深遠。

因為我們習慣孩子未有自理能力之前(多數3歲前),很多事情都由成人代勞;

但另一方面,自己又是否以身作則地在孩子面前做足這些習慣步驟?

蒙特梭利有了一次很好的提醒。

她說孩子的個人衛生習慣十居其九都從父母身上學習得來,所以孩子的個人整潔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父母的個人衛生習慣。

她的話給我當頭棒喝......

實不相瞞,自從生了孩子、全職照顧孩子後,我的確對自己的個人衛生要求降低了。

畢竟每天也在家,且每天起床後主要做的事:餵奶、換片、煮粥、餵粥......(每天如是)。

在我的生命中,孩子已經成為第一位,什麼也以他為先;

反而自己要否打理儀容已是其次,因此每天臨外出買菜前都是蓬頭垢面的 =____=""""

不到出門口的那一刻,也意識不到要洗臉、刷牙漱口,更莫說飯前洗手......

我這個樣子,又如何給柏柏身教呢?

所以今天一早,我便打了一盆水,放在洗手間門前,叫柏柏爬到我面前。

我一邊刷牙、洗臉,一邊旁述解釋。

柏柏前所未有的專注,看我做什麼。(當然他的一雙手也蠢蠢欲動,很想玩水,haha)

跟著,我換過一盆新水,讓柏柏試下洗手。

他笑得很開心,一邊洗一邊玩。


洗完手再用毛巾抹乾後,便到了他最怕的環節──洗臉、抹口(連牙齒)。

他見到我拿著毛巾向他臉頰移去,已經想爬走,卻不敵我的蠻力,最終敗於我手上,被我洗得乾乾淨淨。

P.S. 為何每個小孩子都總是很怕抹臉抹口?還是只有柏柏如此怕抹臉抹口?=___="

看來......這些習慣都是要慢慢建立,欲速則不達。

但總要有個開始吧!

說上來......別人的孩子半歲已開始這種練習,所以我也算遲了!haha

P.S. 至於刷牙漱口,由於孩子還小,蒙特梭利亦建議孩子滿2歲後才開始學習漱口,免得吞下太多生水,所以我還是待柏柏2歲後才開始,現在只作示範而已。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孩子的自理能力訓練:自餵及收拾玩具

不經不覺,孩子快1歲了!

見柏柏愈來愈懂事,我想我要開始放手訓練他的自理能力,比如讓他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等。

其實訓練過程一點也不容易,因為做媽媽的一定要夠狠心和"忍得"。

見到他吃得周圍骯髒,要忍手不抹,忍心不幫助,忍口不責怪。



但忍,談何容易?

柏柏有時太心急(可能太餓吧),所以會寧願丟了匙羹,自己用手拿食物;

如果碗是沒有吸盤設計,它又會被柏柏搶去或弄翻;

就算柏柏那天難得有心情慢慢試,但他的手眼協調未夠好,好多時因為手勢不好,未能成功舀起食物之餘,更將食物翻了出來;

他即使成功舀起,要將匙羹準確無誤地送進口又是另一難度。

所以......我一定要保持這種心態:學習是一個過程,他現在做不到是正常,做到是BONUS,這樣想便不會給他太大壓力了。

至於收拾玩具,這技能不太難,現在的他已懂得將玩具輕輕放進箱子裡。



但問題的關鍵是:他願意不願意!

即使他開始願意收拾玩具,但過陣子又將玩具弄亂了......@@

所以你又要有耐性地提醒,與他一起收拾,他做到要給個讚,做不到不要罵。

收拾好又想再找玩具玩了=___="
其實面對孩子這類型的學習,我自己也在學習中......

因為我未必次次咁忍得,有時更為免麻煩,自己快快做完便算。可是一想到他這樣又學習不了,又會怪自己多事。

哈~真是很矛盾呢!:P

所以都是那一句:不用對柏柏抱有很大期望,因為學習是一個過程,他現在做不到是正常,做到是BONUS,這樣想便不會給他太大壓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