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回望生柏柏時
可能懷著細B五個月,生產期一步一步迫近,又令我回想起很多生產片段和產後的生活。
對我來說,那些記憶仍是夢魘。
因為生產柏柏的過程實在太痛苦了!
陣痛廿多小時,最後仍是開刀生產。
開刀後的那種痛楚,加上感冒咳嗽,令我經常扯動了傷口,實在讓我痛得死去活來。
另外由於初為人母,欠缺經驗,身邊總不乏人在你耳邊嘮嘮叨叨。
從產後第一天起已聽不少,但幫得到忙的人卻少之又少。
探訪的人又源源不絕,但真正體恤產後婦需要的卻沒多少個。
所以那時在醫院的一星期,我間中以淚洗臉,連護士也以為我產後抑鬱(事實後來我的確有產後抑鬱)。
到我出院後,照顧柏柏的重責仍在我身,畢竟餵母乳的緣故,連先生陪月也幫不上忙。
所以產後一個月以來,能閉上雙目休息的時間真的屈指可數。
然而在那些日子裡,提出探訪的人仍源源不絕,直接給你騷擾的人更大有人在。
也許性格使然,我不像某些媽媽如此愛熱鬧,更沒心情跟人分享自己生產後的喜悅。
那時的我只想盡辦法爭取時間休息,以及照顧好柏柏而已。
可是現實總與你的期望相違......
有時面對著那些掛著「關心」兩字,但實際上又幫不了什麼的熱心長輩,
我的耐性總是徘徊於崩潰的邊緣,
但礙於輩份,最後仍是忍住了。
唯一慶幸的是他們沒有主動要求辦滿月酒或百日宴,不用我勞心。
(雖然昨晚先生漏了口風,原來老爺曾經打過這主意,只是被先生耍走了而已=___=")
否則我一定會發瘋加精神崩潰!
好不容易捱過了柏柏頭七個月,他才戒了夜奶,令我重獲睡眠的享受,心情才慢慢平伏下來,抑鬱情況得以改善。
可是事隔不足一年,我又再次懷孕,又要再次走上述的路。
說真的,你說不憂心是假的。
先不論生產的風險(因為不足一年再懷孕生產,醫生曾警告我小心子宮傷口有爆裂危機),
畢竟現在已有不足歲半的柏柏,如果到時再加上一個初生嬰,任我如何能幹都不敵他們的訴求。
雖然先生已經很體貼,為我請來陪月和姐姐來幫忙,但我作為媽媽的,始終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完全假手於人。
預了再次過著身心俱疲的湊仔生涯,我認了,也接受;但無聊的應酬,恕我無法再奉陪。
所以當我一知道再懷孕時,我不禁嚴肅地跟先生商量,提出我的要求:
請讓我生產後半年內有寧靜的空間,不用接觸任何人!(尤其那些姨媽姑姐、叔伯表兄)
即使是摯親好友,我仍是寧願暫時減少交往。
畢竟又不是旨意他們幫手,何必常常走上我家騷擾我休息?
可能我是個奇怪的人,大多數人都喜歡普天同慶賀新生,但我卻喜歡休養生息少騷擾。
如果大家是尊重產後婦的話,請勿用自己的意念一意孤行。
就讓我慢慢適應照顧兩孩的新生活吧!
就當這是祝賀我們再添孩兒的方式,謝謝。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孩子是父母的Copy Cat
每當柏柏扭計時,我都想......他是否學了我或先生的壞脾氣呢?=____=" |
孩子都是父母的Copy Cat,不會懂得分好壞,喜歡便會Copy,不得不留神啊!
回想自己何嘗不是Copy了爸媽的言行性格?
也許媽媽自小過得很苦,卻又倔強好勝,所以仍「盲」著闖個出頭天,建立了今日的家庭。
雖然我家幾度幾乎破裂,幾兄弟姊妹又不算名成利就,但因著媽媽的執著與忍耐,這個家最終沒有四分五裂。
當然媽媽的刻苦耐勞、倔強好勝是有值得一讚的地方,但同樣亦做成了她與人相處的難阻。
爸爸曾經指我們四兄弟姊妹都各有各似媽媽,其中以我最似媽媽的倔強好勝。
所以有好有壞吧!好的便是令我捱得過香港的考試制度,成功讀大學和任教師;壞的同樣是不懂得與人相處。
往往因為執著好勝而壞了與人的關係,細想其中......一切都是自尊心(某程度上可以是自卑)作崇。
我和媽媽都是自尊心重的人,要求別人的尊重,所以別人的無理批評與不敬,可以引發起我們極大的情緒。
而這種情緒往往又會令身邊的人不快樂、很煩厭,自己小時都身受其害,今日卻做同樣的事。
因此我會自我提醒,不要因為自己的性格問題而害了柏柏細B受同樣的苦,更不想他Copy了我這種性格。
幸好我還Copy了爸爸的謙和忠厚、安貧樂道的性格,這樣便中和了倔強好勝所帶來的破壞力,以致我不曾因為自尊心作崇而與別人有很大的爭執和衝突,多數都是自己內裡不快、鬱鬱寡歡而已。
如果我能盡得爸爸真傳的話,也許便能豁然一點、開朗一點了。
就是說,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影響至深。
我當然希望柏柏細B能從我和先生身上學到好的,但壞的始終不由我們控制。
始終我們已經這麼大,活了廿多年,性格早定;又所謂「江山易改,品性難移」,總是怕自己不知不覺間在孩子面前展露了真我。=____="
所以唯有靠著神,多作自省,多作修正,向耶穌多多學習吧。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Gross Motor Activities
Gross motor activities for toddlers are so very important!
Please give them as many opportunities to move, jump, bounce, reach, throw, kick, climb, roll etc. as possible every day!
They NEED to move.
They NEED to develop the large muscles in their little bodies.
They NEED variety to make this happen!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go to this website.
http://www.sensory-processing-disorder.com/gross-motor-activities-for-toddlers.html
I have tried some activities with my boy.
It's work and good for him ^^
Please give them as many opportunities to move, jump, bounce, reach, throw, kick, climb, roll etc. as possible every day!
They NEED to move.
They NEED to develop the large muscles in their little bodies.
They NEED variety to make this happen!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go to this website.
http://www.sensory-processing-disorder.com/gross-motor-activities-for-toddlers.html
I have tried some activities with my boy.
It's work and good for him ^^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怕了長輩
坦白說,若不是柏柏喜歡跟表哥表姐玩, 我或許不會經常帶他回娘家,更不會放手讓自己母親參與照顧柏柏的工作。 |
因為他們總會有意無意壞了你的教養原則,
即使我們費盡唇舌,但他們總會因著溺愛和經驗,
你有你說,他有他做法,對你的建議置若罔聞。
為了大家彼此的關係,你又不能太強烈表示不滿,
唯有暫時犧牲個人的原則和想法,作出適當的妥協,
回家再努力過管教吧!
如今柏柏只有1歲,問題已經愈來愈多,
雖然我已經全天候在他身邊,我和先生也努力過抗爭,但有時仍有很多無奈。
很難想像,當初我放手讓長輩們照顧柏柏的話,柏柏會變成怎麼樣?
「隻眼開隻眼閉」便是很多依賴長輩照顧自己孩兒的在職父母的做法。
可能職業病關係,我無法做到「隻眼開隻眼閉」,
如管教欠缺FIRM,又如何繼續有效管教?
孩子愈大,愈懂得走法律罅,借長輩的寵愛而對抗父母的管教。
所以現在的我已經開始怕了長輩......
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可能減少柏柏見長輩的機會,因為他們總是有血緣關係,柏柏亦必須認識自己的親人。唉......我當如何平衡兩者呢?=_____="
有時一些不擾民的做法,我會堅持到底。
比如餵柏柏吃正餐,我堅持不用玩具來吸引他注意,使他合作讓我們餵;但我媽則不然,慣了取短期效果,務使孩子合作,便會讓他們一邊玩不同物件玩具,一邊進食。
比如我堅持孩子進食是要坐定定;但我媽則不然,她又會讓他們隨處走。
這些我寧願自己做返,自己餵柏柏,都不要她插手;除非她肯依我做法吧!
但我有些規矩可能會擾民(影響到別人的生活習慣),比如:
我們堅持不讓孩子看電視,但我們兩家長輩家的電視都是長開不休的。
最初見柏柏年紀尚小,不懂得看電視,我們會使他避開電視的角度;
但如今柏柏已經會爬會走,更不時主動移近電視來看;
我們可以要求長輩長關電視麼?
即使有時主動問了,但兩家長輩都認為讓柏柏看電視無所謂吧!
他們都這樣說了,我們還可以說好說歹麼?@@" 那裡又不是我們家......
所以去他們家真的很矛盾,
既想堅持原則,又不想壞了彼此關係,真懊惱呢!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孩子幸福的基礎:一個簡單的家
在我而言,一個簡單的家便是孩子幸福的基礎。
一個簡單的家只有爸爸、媽媽和孩子,再沒有其他成員了。
可能各人對「家」的觀念不同,但我的確是這樣想,我的「家」真的容不下其他人。
我做不到將夫家的所有人或自己原來的親人都納入我「家」的範圍內。
可能跟原生家庭有關,自小親眼目睹不少家庭、家族糾紛,令我不禁慨嘆一個「家」太複雜的話,便會產生很多混亂、眼淚。
我自小在這種環境長大,實在令我很怕再置身於充滿糾紛的家庭裡,尤其不想自己的孩兒跟我有一樣的經歷。
加上我太了解自己的性格,要我接納其他人進入自己的「家」,這樣不多不少便要我捨棄一些個人想法和原則。
對於固執的我來說,這是很辛苦的事。
所以我寧願維持一個簡單的「家」,只需要協調我和先生二人的關係便足夠,這便不用我多費心神來協調其他人的關係和想法。
然而,自己對「家」的想法跟另一半未必完全相同,這會導致很多磨擦和不愉快。
先生自小在水上大家族中長大,待夫家其他親友如親人一樣,所以他對「家」的觀念比我的大和複雜得多。
他在婚前婚後多次表示想我接受他的家人如自己親人一樣,甚至將自己融入他的家族裡面。
我的確嘗試過,可是......我做不到。
我始終不習慣在一群我不相熟的人前表現真正的我,
我始終跟他們沒有血緣關係,更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
即使有一起生活的機會,我想以我的性格,一定會跟他們發生衝突的。
所以要我做到先生最初的期望,實在強人所難。
經過多次的磨合後,我和先生對「家」的觀念終於有比較一致的協調。
他不再作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求我和夫家保持和諧的關係。
面對夫家一年多次的家族聚會,先生讓我有說不的權利;
他亦尊重我想有一個簡單的「家」的想法:不容長輩過分擅越我們的「家」務事,尤其是孩子的教養問題。
如果我願意接觸夫家人的話,我亦會盡我作媳婦的本分,乖巧、服從(只要不影響孩子的話)。
我想這種某程度上的協調、妥協,便是夫妻倆彼此間的尊重。
我曾經問先生:這樣做的話,豈不令你與自己原來的家人也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距離?這豈不是做不到你當初的期望?你家人會否不快樂?
先生好像「化」了一樣的表示:始終是人夾人的問題。既然明知道你夾不了自己的家人,何苦勉強?強行增加彼此的交流卻換來更多的衝突,豈不保持一定的距離還好?!
再者,我必須尊重你的感受。勉強的話,達到我的期望,卻令另一半受苦,這也不是我的期望。
現在的我已經將我的「家」──你和柏柏,放在首位。別人的想法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們,所以顧全你們的想法亦是為先。
也許家人他們亦有他們的期望,但我何來那麼多時間精力來處理所有人的期望?
我很感恩我有一位重視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丈夫。
如果他不會將心比心,感我所感,相信我們為這些問題爭論不休,最終只會影響我倆關係和我們家的穩定性,這樣亦會累及孩子的幸福。
也許有人認為我要為丈夫作出更多的妥協(因為你嫁入其家,作為妻子和媳婦,服從妥協是理所當然),
首先這個年代應該沒有嫁入哪家這回事吧?結婚是二人的事,即使是合二姓之好,在今日而言,早是形式而已。哪有合二姓之好後,兩家真的親上加親,和諧友好呢?現在沒有衝突已算偷笑吧!=___="
再者先生從來不期望我為他勉強自己,正如我從來沒有勉強他一樣。既然我當初沒有要求他要與我父母同住,以我父母或其他親友為摰親,凡事以他們意願為先,那麼他亦不會勉強我做同樣的事。
所以,有時我真的不明白,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作為丈夫的常常怪責太太不願意遷就夫家(尤其是老爺婆婆),每當發生婆媳糾紛,總認為是自己太太的錯。
連我先生也說:Be fair一點吧!大家當初同樣離開自己父母,二人成為一體,大家一早已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對方為首。何以要求自己另一半無限地遷就自己家人?
再者,教養孩子的事一旦有了長輩的參與,總是很多紛爭矛盾的源頭。(畢竟對於很多父母而言,什麼事都可以退讓,唯獨對孩子的事總有點執著和堅持。)
既然如此,何不讓「家」簡單一點,還原為爸爸、媽媽和孩子的形式?
作為長輩,又何不讓自己孩子多一點成長空間,讓他們自己學習如何當父母、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家」?
勉強介入別人的「家」,做孩子「家」的第三者,何苦呢?
P.S. 聖經提及「人 要 離 開 父 母 、 與 妻 子 連 合 、 二 人 成 為 一 體 。」並非要人不孝,結婚並不等於置父母於不顧,只顧妻子;而是指著心態上說。人由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的一刻起,便要成長,不能仍依賴著父母。一旦與妻子連合,你便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丈夫是妻子的頭,如果連丈夫在心態上仍依賴著父母,且要求妻子一起配合,凡事只順從其父母的心意,這樣作丈夫的已失去一家之「主」的地位和權力,同時作妻子的又如何以夫為首?她應以家翁為首,還是以夫為首?她是你的妻子?還是你父母的傭僕?所有的婆媳糾紛總與作丈夫的離不開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他未能為一家之主之過而已。所以請作丈夫的在怪責妻子之先,先反省己過。
P.S. 慶幸我的老爺婆婆和我爸我媽都是由著孩子長大,不隨意插手我們家務事的人,只要我們強烈表示己見後,他們最終仍會合作的。感恩。
一個簡單的家只有爸爸、媽媽和孩子,再沒有其他成員了。
可能各人對「家」的觀念不同,但我的確是這樣想,我的「家」真的容不下其他人。
我做不到將夫家的所有人或自己原來的親人都納入我「家」的範圍內。
可能跟原生家庭有關,自小親眼目睹不少家庭、家族糾紛,令我不禁慨嘆一個「家」太複雜的話,便會產生很多混亂、眼淚。
我自小在這種環境長大,實在令我很怕再置身於充滿糾紛的家庭裡,尤其不想自己的孩兒跟我有一樣的經歷。
加上我太了解自己的性格,要我接納其他人進入自己的「家」,這樣不多不少便要我捨棄一些個人想法和原則。
對於固執的我來說,這是很辛苦的事。
所以我寧願維持一個簡單的「家」,只需要協調我和先生二人的關係便足夠,這便不用我多費心神來協調其他人的關係和想法。
然而,自己對「家」的想法跟另一半未必完全相同,這會導致很多磨擦和不愉快。
先生自小在水上大家族中長大,待夫家其他親友如親人一樣,所以他對「家」的觀念比我的大和複雜得多。
他在婚前婚後多次表示想我接受他的家人如自己親人一樣,甚至將自己融入他的家族裡面。
我的確嘗試過,可是......我做不到。
我始終不習慣在一群我不相熟的人前表現真正的我,
我始終跟他們沒有血緣關係,更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
即使有一起生活的機會,我想以我的性格,一定會跟他們發生衝突的。
所以要我做到先生最初的期望,實在強人所難。
經過多次的磨合後,我和先生對「家」的觀念終於有比較一致的協調。
他不再作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求我和夫家保持和諧的關係。
面對夫家一年多次的家族聚會,先生讓我有說不的權利;
他亦尊重我想有一個簡單的「家」的想法:不容長輩過分擅越我們的「家」務事,尤其是孩子的教養問題。
如果我願意接觸夫家人的話,我亦會盡我作媳婦的本分,乖巧、服從(只要不影響孩子的話)。
我想這種某程度上的協調、妥協,便是夫妻倆彼此間的尊重。
我曾經問先生:這樣做的話,豈不令你與自己原來的家人也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距離?這豈不是做不到你當初的期望?你家人會否不快樂?
先生好像「化」了一樣的表示:始終是人夾人的問題。既然明知道你夾不了自己的家人,何苦勉強?強行增加彼此的交流卻換來更多的衝突,豈不保持一定的距離還好?!
再者,我必須尊重你的感受。勉強的話,達到我的期望,卻令另一半受苦,這也不是我的期望。
現在的我已經將我的「家」──你和柏柏,放在首位。別人的想法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們,所以顧全你們的想法亦是為先。
也許家人他們亦有他們的期望,但我何來那麼多時間精力來處理所有人的期望?
我很感恩我有一位重視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丈夫。
如果他不會將心比心,感我所感,相信我們為這些問題爭論不休,最終只會影響我倆關係和我們家的穩定性,這樣亦會累及孩子的幸福。
也許有人認為我要為丈夫作出更多的妥協(因為你嫁入其家,作為妻子和媳婦,服從妥協是理所當然),
首先這個年代應該沒有嫁入哪家這回事吧?結婚是二人的事,即使是合二姓之好,在今日而言,早是形式而已。哪有合二姓之好後,兩家真的親上加親,和諧友好呢?現在沒有衝突已算偷笑吧!=___="
再者先生從來不期望我為他勉強自己,正如我從來沒有勉強他一樣。既然我當初沒有要求他要與我父母同住,以我父母或其他親友為摰親,凡事以他們意願為先,那麼他亦不會勉強我做同樣的事。
所以,有時我真的不明白,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作為丈夫的常常怪責太太不願意遷就夫家(尤其是老爺婆婆),每當發生婆媳糾紛,總認為是自己太太的錯。
連我先生也說:Be fair一點吧!大家當初同樣離開自己父母,二人成為一體,大家一早已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對方為首。何以要求自己另一半無限地遷就自己家人?
再者,教養孩子的事一旦有了長輩的參與,總是很多紛爭矛盾的源頭。(畢竟對於很多父母而言,什麼事都可以退讓,唯獨對孩子的事總有點執著和堅持。)
既然如此,何不讓「家」簡單一點,還原為爸爸、媽媽和孩子的形式?
作為長輩,又何不讓自己孩子多一點成長空間,讓他們自己學習如何當父母、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家」?
勉強介入別人的「家」,做孩子「家」的第三者,何苦呢?
P.S. 聖經提及「人 要 離 開 父 母 、 與 妻 子 連 合 、 二 人 成 為 一 體 。」並非要人不孝,結婚並不等於置父母於不顧,只顧妻子;而是指著心態上說。人由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的一刻起,便要成長,不能仍依賴著父母。一旦與妻子連合,你便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丈夫是妻子的頭,如果連丈夫在心態上仍依賴著父母,且要求妻子一起配合,凡事只順從其父母的心意,這樣作丈夫的已失去一家之「主」的地位和權力,同時作妻子的又如何以夫為首?她應以家翁為首,還是以夫為首?她是你的妻子?還是你父母的傭僕?所有的婆媳糾紛總與作丈夫的離不開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他未能為一家之主之過而已。所以請作丈夫的在怪責妻子之先,先反省己過。
P.S. 慶幸我的老爺婆婆和我爸我媽都是由著孩子長大,不隨意插手我們家務事的人,只要我們強烈表示己見後,他們最終仍會合作的。感恩。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第一次與柏柏長時間分開
爸爸媽媽玩得開心D啦!BYE BYE~* |
先生見我好想行書展,但帶柏柏去一定很不便,於是便計劃讓婆婆照顧柏柏,讓我倆好好過二人世界。
既然書展不是一時三刻便能逛完,他又計劃晚上我倆去吃自助餐,一於去盡D ^^
當然,這樣便要與柏柏分開最少一整天了!
作為全職媽媽的我,真的甚少與孩子分開太久......
這可謂第一次!
雖然有很多不捨,但先生認為總要嘗試,否則日後上學便更難放手。
也許我杞人憂天,以為柏柏一定很不習慣,誰知......
他一去到婆婆家,已經跟表哥表姐玩得不亦樂乎,到我們跟他說BYE BYE時,他才有少許緊張,扭兩聲,但很快便被婆婆安撫下來,繼續玩 =____="
我在書展逛了一半,才忍不住打電話回去問個究竟,但媽媽給我的反應是:
佢而家玩得好開心呀!一直好乖!係表哥表姐先後午睡,無人陪佢,佢先有D扭計,但佢地一醒,再玩過.......
我頓時感到很無奈......枉我在書展都如此掛心,所買的盡是他的書......
我果然是"升呢"了,買書也只顧孩子的需要,所有戰利品中只有一本是給自己 :P |
然而,當我一踏進家門,柏柏仍然只顧著玩 +____+
我們給他SAY HI,他仍對我們置若罔聞,直至幾分鐘後,他才意會到我們的存在。
那一刻,他才「嘩」的一聲,飛撲到爸爸的懷抱中!(記住,是爸爸的懷抱,不是我,嗚嗚)
我叫他很多聲,他仍扭著爸爸抱,那一刻我有點兒醋意,說:唉~算了!我還是出來工作吧!
婆婆公公他們都笑了,還說:而家先來扭計??????
我意興闌珊,便入房收拾東西。
過了良久,婆婆才帶著柏柏走進房間。
他見到我,笑得很燦爛,但仍無見到爸爸時的那一份緊張......(我真的呷醋了!哼)
接著,我又去洗手間不理他了!
他到了那一刻才緊張起來,要我抱 ^^
唉~真矛盾!又想孩子緊張自己,又不想孩子太依賴自己,我真是個麻煩媽媽囉!:P
不過,昨日一小別,的確很寶貴,令我們和孩子都有成長進步的空間。
對孩子來說,這當然是學習獨立及獨自面對其他人、與其他人相處的時候吧!
對我們兩夫妻而言,這是重整、增進夫妻感情的機會和學習放手的時候。
感謝神,讓柏柏沒有在全職媽媽照顧下而衍生的依賴問題;
感謝神,讓柏柏又成長了一大步。
我深信我們將會有更多放手的機會,所以這次又再一次提醒我:要好好珍惜與孩子一起的時間。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唯有鼓勵讚賞才能令孩子快速成長
做全職媽媽有一個好處,便是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孩子成長的每個細節。
每天看著柏柏,總是詫異,只是幾天或幾分鐘,便有如此大的進步呢?
生命真奇妙可畏啊!
之前曾分享過柏柏正在學習步行、自己進食、收拾玩具、洗手、刷牙等,
一直報喜不報憂的我當然隱瞞了他的野蠻、不合作、扭計、發脾氣等問題,
但是最近看著他進步了不少,我便坦坦白白分享多點:
雖然他仍未放手單獨步行,但有其他人(不一定是媽媽)拖著走,即使單手已經走得很好,站立亦十分穩妥。(我相信他只差一點點勇氣而已)
進食方面,由之前經常發脾氣拒絕拿著匙羹(有時甚至掉匙羹落地)、拿著匙羹玩、把食物弄得周圍都是(手口協調明顯未夠好,常把匙羹移到嘴旁或臉上,令在匙羹內的食物跌了出來),到現在已經很自如地拿著匙羹吃粥(雖然仍要爸媽幫忙,先替他舀起食物),但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只是短短一星期咋]
收拾玩具方面,柏柏最初都不太合作的,總是經常發脾氣或拒絕合作;即使被我半推半就地完成收拾的工作,過一陣子又會自己找玩具出來玩。現在柏柏已經合作多了,儘管仍有淘氣的時候(比如做下假動作,扮收拾卻又對某些玩具愛不釋手)
至於洗手刷牙,其實他一直都肯合作,只是最近他又有些脾氣,不肯被人「擺佈」雙手,加上出牙令牙肉不適,所以現在又拒絕合作。但我深信這只是過度性問題而已,很快便會好。
然而,最令人鼓舞的是,之前擔心柏柏有觸覺失調的問題,但最近勤力地給他做訓練,所以現在的他對很多原本抗拒的事物漸漸接受了。比如用花灑洗澡,他之前怕得全身顫抖,驚叫大哭,但現在已經可以若無其事任花灑沖洗,甚至自己主動拿起花灑來玩。他之前亦怕踏著粗糙、尖銳的東西,連用手碰都甚為緊張,現在已經慢慢接受。(雖然他仍有少許抗拒,但他最少沒有表現得很煩躁不安,甚至有脾氣。)
凡此種種,真叫我很感恩呢!
加上柏柏在語言、與人互動方面一直愈來愈好,更令我感到神的祝福與同在。
不過,坦白說,當我面對柏柏嬌橫脾氣的時候,有時都令我很沮喪很生氣。
記得有一次,當我正在訓練柏柏自己拿匙羹進食時,他突然大發脾氣,甚至多次將匙羹掉到地上,那一刻我真是氣壞了。明知這時候給他講道理他也不會接受,也未必明白,但我便是忍不住碎碎唸的,更因著我的聲量漸大,把情緒化的他弄哭了。我便發晦氣收起所有食物,拒絕再餵他,任他餓著肚子,將他丟到洗手間的企缸去。
我無視他的哭聲,先打理好外面的混亂情況(因為柏柏將食物掉到地上,地面髒得很);然後無視他對花灑的恐懼,拿著花灑沖去他身上的食物渣滓與污漬。他當然愈哭愈厲害吧!
但他漸漸收聲,靜靜地望著我,見他好像已經不怕花灑似的,我便快快給他洗好,穿衣服。(說起此事也感到很奇妙,明明在餵食方面他非常不合作,但另一邊廂,他又突然給我驚喜,對花灑莫名其妙地接受了。)
事後我反思自己的不是,明白自己缺乏耐性和指責對他是於事無補,所以跟先生商量過後,決定改變餵食策略:先用盡方法令他心情愉悅時,才讓他再嘗試拿匙羹。
加上先生擅於浮誇地稱讚柏柏,他漸漸喜歡成功自己進食的感覺,每次得到我們的稱讚便會沾沾自喜;或是左顧右盼我們的反應,然後大笑。就這樣,只是兩三天的工夫,便改變了幾天前與他抗戰的混亂場面。
所以我漸漸明白到:孩子天生便愛得到鼓勵讚賞,唯有鼓勵讚賞才能令孩子快速成長。
我想......只要我繼續保持耐性,多鼓勵、多讚賞,柏柏自然有更多的進步、給我們有更多的驚喜。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勒緊褲頭的生活
柏柏身上的衣物和玩具全是二手得來的,主要來源是他表哥表姐及弟兄姊妹。 |
整個家庭只靠著先生一份人工支撐著......
但老實說,先生只是一位入職幾年的中學CM老師,人工多少,大家心照吧。
以前我們一人一份收入,兩個都是教師,生活自然充裕一點。
可是現在真的不能不精打細算......
孩子未出生前,支出已倍增不少 >____<"
除了住屋方面要重新打算外,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衣食行三方面都不便宜。
先生認為有了孩子便不能再過著租人家屋子的生活,隨時要搬的壓力的確令家庭令孩子吃不消。
所以明知自己結婚後的儲蓄所餘無幾,都不得不孤注一擲,傾盡所有地置業。
感恩有先生家人幫助,總算解決了住屋問題。
但供樓的壓力仍是重重地壓在先生的肩膀上......
其次便是孩子的物質,我們的原則是不要給孩子最好,只要夠用就好了。
所以孩子的衣物有九成都是向人家要來的二手,只有一成才是請別人替我淘寶得來的新。
(孩子最貴的新衣物已經是初生時在Mides所購的套裝或是朋友送的了)
你說我看到別人的孩子都穿得漂漂亮亮,猶如FASHION SHOW的小模特兒,我不會怕孩子有比較之心或自己有過意不去的感覺嗎?
初時是有的,但慢慢也習慣了,且自己兒時何嘗不是要穿人家的二手衣物呢?都不過是身外物,孩子又尚小,不怕啦!
至於食,盡自己所能煮多點兒不同花款的,但材料也只能買一般街市超市的,你說要像人家那樣,每每都要買有機的、或從City Super、Jusco等大型超市買外來貨的,不可能了!幸好我一直以來餵到母乳,所以奶粉錢也節省了不少。
而孩子的玩樂,比如玩具,有1/3是向別人要來的二手,有1/3是向別人買來的二手,最後的1/3才是請別人替我淘寶得來的。只有孩子的書本教材,我是不惜工本的投入。(或許對教育有點兒執著吧!但現在也不得不控制一點了!)
最後是行,真慚愧,我們為了節省金錢,一直只用教會弟兄送來的N手BB車,或是用揹帶(那都是家人用過的二手)背著孩子出入。但老實說,那輛BB車實在太「輕巧」,缺少防震設計,總認為不適合初生BB用,但柏柏仍是不知不覺用了接近一年。直至最近,先生從網上覓得一輛較新式的二手BB車,才正式換去舊的。
除了孩子的要節省外,我和先生都很久沒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我連給自己買一件衫都左思右想,踟躕半天,即使最後肯買都多數是請別人替我淘寶得來的。
至於給爸媽家用更不用提了,老早已停止。還好他們沒太多埋怨,雖然我都知道長此下去也不太好的。
現在因為有了細B,有請外傭的需要,家庭支出更大,家庭收支更難平衡,唯有再想辦法節流,比如柏柏的玩意和書要再買少一點了。
最後當然還可以從消遣方面著手,以往想去哪兒便去哪兒,如今一概要用錢的都不去,或是只去一些便宜的。所以這年來,我和先生甚少外出,最多是帶著孩子返教會、返娘家,以及屋企附近的公園沙灘。最勁最遠的一次已是帶著柏柏到尖沙咀參觀博物館了 =____="
雖然這樣的生活好像比較刻苦,但我認為為了給柏柏親自照顧教養,還是值得的。
爭盪鞦韆記
早兩天,帶柏柏到公園盪鞦韆,巧遇一件小朋友爭鞦韆的戲碼,感到很有趣,便在此分享一下。
話說,當天特別多小朋友到公園輪候盪鞦韆,我們便帶著柏柏在隊尾一起輪候。
但這時候忽然有兩個年約3-4歲的小妹妹爭著盪同一個鞦韆。
從對話中得知她們本來是朋友,也有排隊輪候;
只是排第二的小妹妹B突然發難,要求先盪鞦韆。
這時候,當然便是家長出手的時機了。(雖然家長應否插手干預是值得討論)
小妹妹A不肯退讓,死抓著鞦韆不肯放,在旁的A媽媽開始不耐煩,碎碎唸的說:
你再不肯走,我便不理你啦!......早知唔帶你來公園啦!......(如是重覆著說了很多遍)
但小妹妹仍然無動於衷,堅持要先盪,無視在旁的A媽媽;
於是A媽媽氣得走開了。
小妹妹B也不甘退讓,但在旁的B媽媽不停地勸著說:
是小妹妹A先排隊,應該先讓她盪鞦韆,再等一會兒吧!乖啦!(如是重覆著說了很多遍)
在旁又有一位正在與孩子盪鞦韆的C媽媽突然做和事佬,對著兩個小妹妹說:
你們別爭了!等多陣啦!我孩子盪完就到你啦!(但仍然推著孩子繼續盪鞦韆,完全沒有退讓的跡象=___=")
小妹妹B被遊說了幾分鐘,仍無動於衷,B媽媽又見A媽媽發晦氣走開了,於是著急起來,強行將小妹妹B拉走。
小妹妹A成功得到鞦韆,卻回頭一看,A媽媽已走,剎時感到很無措。
小妹妹B失敗了,遷怒於B媽媽,無視B媽媽良久,即使B媽媽繼續在旁跟她說道理。
C媽媽繼續與孩子盪鞦韆,好像剛才的事從沒有發生一樣。
這時候,我和先生不禁側目,正討論著......
A媽媽突然再度出現,但她嘴裡仍是碎碎唸,很多抱怨的說:
我以後唔會再帶你來呢個公園咖啦!點呀?玩完未呀?
小妹妹A扁扁嘴,用眼神示意:無人推我,怎樣玩?
A媽媽仍是一直唸:推左啦!係咁咖啦!一係唔好玩囉!
雖然小妹妹A得到想要的,卻沒得到快樂,所以很快便放棄盪鞦韆,跟著媽媽走了。
小妹妹B見此,再度展歡顏,立即登上鞦韆盪了一會兒。
這時候又來了一個推著BB車的婆婆,在我們後邊等候。
C媽媽終於有意退讓,帶著孩子走了。
我們便立即上前,讓柏柏盪鞦韆。
說時遲那時快,突然又來了一對母女D,搶了小妹妹B讓出來的鞦韆。
但明明是婆婆先排隊的,卻被母女D插隊,所以婆婆很無奈。
母女D仍不以為然,好像不意識到自己插了隊,一邊盪一邊批評柏柏,說:
媽媽!你看那個BB係咪唔識玩呀?佢都唔識用手捉實個鞦韆......E~佢好似喊啊!係咪驚打鞦韆呀?
係呀!人地係BB嚟嘛!你以前都係咁咖啦!......
我們很不屑她們的行為,更不想柏柏被她們當成動物園內的動物般研究,加上柏柏可能隔了一段時間沒盪鞦韆,的確表現不快和不安,所以決定退讓予婆婆的孫兒,先離開了。
離開後,我和先生不禁討論起剛才的場面:
首先,小妹妹AB二人爭先恐後要盪鞦韆,做家長的在此時應該有耐性地給孩子說道理,且以先排先得的方式處理。可是A媽媽不但沒有耐性處理,更發晦氣離開了,讓小妹妹A陷入進退失據之境。明明道理在小妹妹A,卻演變成小妹妹A無理取鬧,實在太冤枉,這只會傷害了她們倆的母女情誼,讓小妹妹A感到媽媽不幫自己,繼而得出媽媽不愛自己的結論。相反B媽媽的處理相當好,因為她深明自己女兒理虧在先,便要求女兒作出相讓;即使女兒脾氣很差,但她仍有耐性地給她說道理,真的很有智慧,EQ又好。
其次,C媽媽的插手便顯得很無聊。一來事不關己,胡亂插手有機會令事情更糟。孩子的事本應孩子自己處理,然而在此事上明顯是孩子太小,不講道理,當事人的家長適時介入亦情有可原;但C媽媽的插手便有點兒無厘頭了,孩子又不是她的,幹麼插手說太多呢?你以為兩位小妹妹連自己母親的話也不肯聽,卻會聽你這個外人的話麼?加上,她言行不一,一邊說著會讓出鞦韆,但一邊又沒有行動,說了等於沒說。這對她自己的孩兒也不是一個好示範,除了不能讓孩子學會禮讓外,更直接教導孩子言行不一。
最後,母女D插隊的行為真的令人髮指,我想當中有什麼問題也用不著我詳述分析吧!只能說父母自己其身不正,孩子自然有什麼樣式。
沒想到外出一會便見到如此情景,雖然只是小事一宗,卻意味深長,令我們作父母的上了一課,教導我們日後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應如何面對、如何處理。
話說,當天特別多小朋友到公園輪候盪鞦韆,我們便帶著柏柏在隊尾一起輪候。
但這時候忽然有兩個年約3-4歲的小妹妹爭著盪同一個鞦韆。
從對話中得知她們本來是朋友,也有排隊輪候;
只是排第二的小妹妹B突然發難,要求先盪鞦韆。
這時候,當然便是家長出手的時機了。(雖然家長應否插手干預是值得討論)
小妹妹A不肯退讓,死抓著鞦韆不肯放,在旁的A媽媽開始不耐煩,碎碎唸的說:
你再不肯走,我便不理你啦!......早知唔帶你來公園啦!......(如是重覆著說了很多遍)
但小妹妹仍然無動於衷,堅持要先盪,無視在旁的A媽媽;
於是A媽媽氣得走開了。
小妹妹B也不甘退讓,但在旁的B媽媽不停地勸著說:
是小妹妹A先排隊,應該先讓她盪鞦韆,再等一會兒吧!乖啦!(如是重覆著說了很多遍)
在旁又有一位正在與孩子盪鞦韆的C媽媽突然做和事佬,對著兩個小妹妹說:
你們別爭了!等多陣啦!我孩子盪完就到你啦!(但仍然推著孩子繼續盪鞦韆,完全沒有退讓的跡象=___=")
小妹妹B被遊說了幾分鐘,仍無動於衷,B媽媽又見A媽媽發晦氣走開了,於是著急起來,強行將小妹妹B拉走。
小妹妹A成功得到鞦韆,卻回頭一看,A媽媽已走,剎時感到很無措。
小妹妹B失敗了,遷怒於B媽媽,無視B媽媽良久,即使B媽媽繼續在旁跟她說道理。
C媽媽繼續與孩子盪鞦韆,好像剛才的事從沒有發生一樣。
這時候,我和先生不禁側目,正討論著......
A媽媽突然再度出現,但她嘴裡仍是碎碎唸,很多抱怨的說:
我以後唔會再帶你來呢個公園咖啦!點呀?玩完未呀?
小妹妹A扁扁嘴,用眼神示意:無人推我,怎樣玩?
A媽媽仍是一直唸:推左啦!係咁咖啦!一係唔好玩囉!
雖然小妹妹A得到想要的,卻沒得到快樂,所以很快便放棄盪鞦韆,跟著媽媽走了。
小妹妹B見此,再度展歡顏,立即登上鞦韆盪了一會兒。
這時候又來了一個推著BB車的婆婆,在我們後邊等候。
C媽媽終於有意退讓,帶著孩子走了。
我們便立即上前,讓柏柏盪鞦韆。
說時遲那時快,突然又來了一對母女D,搶了小妹妹B讓出來的鞦韆。
但明明是婆婆先排隊的,卻被母女D插隊,所以婆婆很無奈。
母女D仍不以為然,好像不意識到自己插了隊,一邊盪一邊批評柏柏,說:
媽媽!你看那個BB係咪唔識玩呀?佢都唔識用手捉實個鞦韆......E~佢好似喊啊!係咪驚打鞦韆呀?
係呀!人地係BB嚟嘛!你以前都係咁咖啦!......
我們很不屑她們的行為,更不想柏柏被她們當成動物園內的動物般研究,加上柏柏可能隔了一段時間沒盪鞦韆,的確表現不快和不安,所以決定退讓予婆婆的孫兒,先離開了。
離開後,我和先生不禁討論起剛才的場面:
首先,小妹妹AB二人爭先恐後要盪鞦韆,做家長的在此時應該有耐性地給孩子說道理,且以先排先得的方式處理。可是A媽媽不但沒有耐性處理,更發晦氣離開了,讓小妹妹A陷入進退失據之境。明明道理在小妹妹A,卻演變成小妹妹A無理取鬧,實在太冤枉,這只會傷害了她們倆的母女情誼,讓小妹妹A感到媽媽不幫自己,繼而得出媽媽不愛自己的結論。相反B媽媽的處理相當好,因為她深明自己女兒理虧在先,便要求女兒作出相讓;即使女兒脾氣很差,但她仍有耐性地給她說道理,真的很有智慧,EQ又好。
其次,C媽媽的插手便顯得很無聊。一來事不關己,胡亂插手有機會令事情更糟。孩子的事本應孩子自己處理,然而在此事上明顯是孩子太小,不講道理,當事人的家長適時介入亦情有可原;但C媽媽的插手便有點兒無厘頭了,孩子又不是她的,幹麼插手說太多呢?你以為兩位小妹妹連自己母親的話也不肯聽,卻會聽你這個外人的話麼?加上,她言行不一,一邊說著會讓出鞦韆,但一邊又沒有行動,說了等於沒說。這對她自己的孩兒也不是一個好示範,除了不能讓孩子學會禮讓外,更直接教導孩子言行不一。
最後,母女D插隊的行為真的令人髮指,我想當中有什麼問題也用不著我詳述分析吧!只能說父母自己其身不正,孩子自然有什麼樣式。
沒想到外出一會便見到如此情景,雖然只是小事一宗,卻意味深長,令我們作父母的上了一課,教導我們日後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應如何面對、如何處理。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愈來愈多的驚喜
隨著柏柏愈來愈大,他給我們愈來愈多的驚喜。
最近他有意無意會模仿我們的言行,尤其是說話方面。
這是以前從不會發生的,因為一歲前的他很有個性,從不理會我們的要求。
但現在的他無時無刻也觀察著我們,更主動指著什麼要我解釋。
幾天前,他外出經過屋企附近的公園,他眼定定望著,我知道他一直渴望到公園玩;
於是我答應他黃昏時再帶他下來玩(因為那時太陽太毒太熱了)。
我想他大抵忘記了我的承諾,甚或根本沒聽懂我的話,但我不敢輕視他的理解能力,更不敢遺忘自己的承諾,如時帶他到公園玩;
我想除了不想食言,更重要是給他學習走路的機會。
結果他到了公園,當然很開心,但他未會走路,很多設施未玩得。
他一直只想爬,但地下太骯髒了,我不許,他便很沮喪。
我不停跟他說:你想像哥哥姐姐一樣,隨意玩,便要大膽地學走路了。
可能柏柏始終勇氣不足,所以一直只願爬,從不肯放手試下行走;
但經過那天到公園走走後,他好像明顯地想試下走路多於爬行,
昨天早上,我帶他到附近商場走走,順便讓他試下落地走,不消一會,他已經可以靠著BB車或讓我拖住手走。
下午我們趁著先生放假,便一家三口到沙田逛街,回家後的柏柏仍然精力旺盛。
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沒為意柏柏在桌子下爬來爬去。
先生突然一下飯氣攻心,吐了一口胃氣,柏柏聽到後便模仿起來,發出同樣的聲音,令我們捧腹大笑。
接著,先生又自吹自擂,我不禁反一反白眼,敷衍地說:係ae......
先生又跟著說:係ae!
柏柏突然又跟著大聲說:係ae!
我和先生同時目瞪口呆,不停讚他,又叫他多說幾次,他又肯。
所以,柏柏一天內已連續給我們很多驚喜,小朋友的成長真驚人。
為了繼續幫助他成長,多學習身邊的事物,我現在除了在家給他多說故事,多做各種加強自理、認知、肌肉等方面的小練習外,更多點兒帶他外出及多解釋各種事物;
比如到超市買菜便隨手隨意拿起各種水果蔬菜給他摸、嗅、解釋名稱;
在商場閑逛便讓他多走走多駐足望望。
我想這樣簡單地陪伴他,一定幫到他之餘,更能發現更多驚喜的。
最近他有意無意會模仿我們的言行,尤其是說話方面。
這是以前從不會發生的,因為一歲前的他很有個性,從不理會我們的要求。
但現在的他無時無刻也觀察著我們,更主動指著什麼要我解釋。
幾天前,他外出經過屋企附近的公園,他眼定定望著,我知道他一直渴望到公園玩;
於是我答應他黃昏時再帶他下來玩(因為那時太陽太毒太熱了)。
我想他大抵忘記了我的承諾,甚或根本沒聽懂我的話,但我不敢輕視他的理解能力,更不敢遺忘自己的承諾,如時帶他到公園玩;
我想除了不想食言,更重要是給他學習走路的機會。
結果他到了公園,當然很開心,但他未會走路,很多設施未玩得。
他一直只想爬,但地下太骯髒了,我不許,他便很沮喪。
我不停跟他說:你想像哥哥姐姐一樣,隨意玩,便要大膽地學走路了。
可能柏柏始終勇氣不足,所以一直只願爬,從不肯放手試下行走;
但經過那天到公園走走後,他好像明顯地想試下走路多於爬行,
昨天早上,我帶他到附近商場走走,順便讓他試下落地走,不消一會,他已經可以靠著BB車或讓我拖住手走。
下午我們趁著先生放假,便一家三口到沙田逛街,回家後的柏柏仍然精力旺盛。
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沒為意柏柏在桌子下爬來爬去。
先生突然一下飯氣攻心,吐了一口胃氣,柏柏聽到後便模仿起來,發出同樣的聲音,令我們捧腹大笑。
接著,先生又自吹自擂,我不禁反一反白眼,敷衍地說:係ae......
先生又跟著說:係ae!
柏柏突然又跟著大聲說:係ae!
我和先生同時目瞪口呆,不停讚他,又叫他多說幾次,他又肯。
所以,柏柏一天內已連續給我們很多驚喜,小朋友的成長真驚人。
為了繼續幫助他成長,多學習身邊的事物,我現在除了在家給他多說故事,多做各種加強自理、認知、肌肉等方面的小練習外,更多點兒帶他外出及多解釋各種事物;
比如到超市買菜便隨手隨意拿起各種水果蔬菜給他摸、嗅、解釋名稱;
在商場閑逛便讓他多走走多駐足望望。
我想這樣簡單地陪伴他,一定幫到他之餘,更能發現更多驚喜的。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感覺統合失調
柏柏對踏著沙的感覺有點兒煩躁不安 |
今日特意討論感覺統合失調,是因為我正懷疑柏柏是否有此問題。
因為最近Playgroup導師發現柏柏對觸摸某些東西比較抗拒,加上他怕剪髮、突然怕水(尤其是花灑)、至今仍未放膽獨自走路、有時突然沮喪地大叫大吵、特別好動等情況,
我便開始擔心他會否有觸覺統合失調的問題......
根據網上一些資料:
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往往對别人的觸摸十分敏感,心理上總有一種擔心害怕、易受驚的感覺。表現爲緊張、孤僻、不合群、愛惹别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害怕陌生的環境、吃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在學習與生活中則表現爲好動、不安、辦事瞻前顧後,甚至怕剃頭、怕打針。這樣的孩子被家長帶到醫院請心理醫生診斷,總以爲孩子得了“多動症”。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由於心理上總處在一定程度的紊亂狀態,時間一長,必然使學習與生活質量不斷下降。
(節錄自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68265.aspx)
柏柏的情況與上述的有點兒相似......
雖然朋友跟我提及這問題時,我的確有少許晴天霹靂的的感覺,但冷靜過後,其實對柏柏的情況仍是樂觀的。
之前一直猜想自己的孩子會否遇上特殊教育需要,(因為自己工作的關係,對這方面自然多留意)
但沒想過原來真的面對時,感覺是如此......
尤其當我讀到一些資料,指此症的原因有部分是:
神經發育不完全:早產、剖腹產等;
懷孕期間胎位不正產生固有平衡失常......
我更有莫名的自責......是否我的緣故令柏柏有這些問題呢?
開始明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家長們有什麼感受。
自己對孩子從來沒有很高期望,只祈求他健健康康、快樂快樂,但原來有時有些事亦未必完全盡如人意。
但另一方面,我又很感恩很慶幸自己做了全職媽媽,這樣我才能及早發覺孩子的需要,然後及早幫助他。
也許前面的道路不容易走,但我仍深信靠著那加給我加量的,我凡事都能作。
朋友給我勸勉:
無事都當佢有事咁照顧,一定冇衰,唔駛一定找專對人士,多按摩、多擦身、多去戶外跑,什麼人都需要,所以唔好太擔心,有定心理準備,咩事出現都會有"風急雨驟自縱橫"的氣慨, 知嘛,特別在小朋友"發大癲"時一定要具備這氣慨!
她說得對!現在的我大概只能這樣想了!加油呀Ling!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訓練坐定定
柏柏去沙灘
終於"的"起心肝,同柏柏第一次去沙灘。
由於Playgroup導師觀察到柏柏是一個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小朋友,對一些粗糙刺手刺腳的東西尤其反感,所以她特別鼓勵我們帶他去沙灘玩,讓他慢慢學習接受那些令他不悅的觸感。
P.S. 關於導師的觀察,我和先生最初都不敢置信,因為他是個好奇寶寶,喜歡四處探索,表現一直很大膽;加上在我們的教育下,他很少尋求庇護或要求援助;但最近上了幾堂課後,見他每次碰到那些粗糙刺手刺腳的東西的確表現反感、不耐煩,甚至有些脾氣......所以我們漸漸相信導師的想法和建議,更驅使我們"的"起心肝同柏柏去沙灘。:P
柏柏初初來到沙灘,表現好奇和雀躍,更嘗試將沙放入口。
但當我將沙放到他的腳上時,他明顯是縮下縮下的。
後來更嘗試踢開沙堆如下圖:
於是,我們更進一步要柏柏離開沙灘墊,坐在沙堆上。
他初初表現好奇,更會用手撥弄沙堆;
但後來他漸漸表現很討厭似的;
當我們要他站起來時,他更表現得很煩躁不安。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如何「講得出色」
最近參與了博愛一間幼兒遊戲及藝術薈萃坊的家長講座,主題是如何選購兒童圖書及講故事技巧,真是獲益良多。
以前為半歲前的柏柏講故事,一直沒什麼問題,因為那時的他未識爬,所以他會乖乖地聽我講故事,定定地看著我手上的書;
但自從他識爬以後,任我怎樣七情上面、聲色俱全地演繹故事,他都只會爬開,對我手上的書置若罔聞。
最近,我已有點兒氣餒......
我甚至認為柏柏是天生的好動派,盡得父親真傳,不愛書本;
所以叫自己別太在意太上心,以免弄巧成拙。
但聽過講座後,才意識到自己從選書到講故事的技巧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我自己偏好故事性重的書,但無視了只有一歲的柏柏理解能力未夠高,所以他自然失去興趣;
其次,我亦忽略了書本的質地、色彩、圖畫線條的重要性。
我購入很多繪本,但紙質十分薄,一撕即破,所以我對這類書很愛不釋手,從不讓柏柏觸碰,怕他會弄縐撕破;
但我的愛書惜書便令柏柏無機會自如地「揭」書,這樣很難令他自己愛上看書;
另外,我購入的部分繪本色彩未夠SHARP,圖畫線條太精細,甚至可說是複雜,這樣對一個一歲幼兒實在太不吸引了。
再者,我選錯時間來跟他說故事,總愛在他睡前或玩得興起的時候來說故事,他自然沒精神或沒心情來聽故事吧。
而且,我總是勉強想將一本書講完而勉強柏柏在我身邊,但失了興趣的他又怎會想被限制行動,所以總是出現一種場景:我有我自己講故事,他有他自己爬來爬去。=___="
(講者提醒我,柏柏現在只有1歲,這種情況尚可接受;但歲半以後仍是這樣,便要想辦法改變,否則難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甚至令他習慣了不用聽媽媽的話。所以她寧願我在孩子失了興趣時,終止講故事時間;或是想辦法再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最後,我最大的問題是:我對柏柏期望太高了。一個一歲的孩子又如何能坐定定地專注聽故事或讀故事書多過5-10分鐘?
講者說:你能夠令他讀到一本四頁的書已經很棒了!讀到一頁便一頁,閱讀是累積得來的,焉能一步登天,想他讀到一本十幾頁又多字的書呢?
的確...我可能受到身邊一些「成功」例子的影響(有些朋友聲稱自己的孩子會自動自覺地拿著書坐定定地讀30-45分鐘以上),總是以為孩子坐在父母身邊,坐定定地閱讀是很自然的事,從來沒想過他們的成功可能是慢慢累積得來。
再者,明知道柏柏是好奇+好動寶寶,別人的孩子怎能跟他比呢?
所以要按孩子的年齡、能力與興趣來重新調節自己的期望,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了解到自己的問題後,加上盡得講者建議的講故事技巧,我在過去兩日便再小試牛刀。
結果是進步了!^^
由昨日講到兩本書,到今日講到四本書,而且柏柏還明顯地喜歡自己拿書來讀或翻下頁(儘管閱讀時間不長,每次多數是1-2分鐘)
今日成功給柏柏讀了這四本書^^ |
但說故事一定不會選上這類書,因為沒有故事性,真的不懂得演繹......
然而,講者卻提醒我:2歲前的孩子是很喜歡讀這類書,說故事一定要選上它。
因為這類書文字少,圖畫多,且圖案線條簡單清晰,顏色又SHARP,最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而且適合2歲以下的孩子的書大多數都是認知書為主)
更重要的是,2歲以下的孩子認知能力尚低,理解能力有限,這段時間應該是幫助他們儲存他們應該要知,又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這樣亦有助他們日後理解更深更抽象的故事。
所以我這兩天又按著講者的建議,用其方法來演繹家中的認知書,結果成功吸引柏柏的注意。
原來這類書都可以用來講故事,而且演繹的方式比一般故事書更多元化更自由呢!@_@"
除了演繹認知書外,2歲以下的孩子的專注力始終很低,所以講者都建議盡量善用lift-the-flap books、touchy-feely books、sound books、pull-out books、sparkling books......
這些有不同功能效果的書始終比較能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爸媽不妨利用這些書來先建立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才向高難度挑戰,改讀一些普通簡單的平面故事書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