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Practices make perfect

今日跟教會朋友Annie、Stanley和他們的愛女咪咪共聚,彼此又有一次開心的分享。

可能大家的孩子年紀相若,所以討論到湊仔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其間,Annie表示柏柏活動能力很好,所以向我了解當中有什麼技巧。

她以為柏柏是因為在我全職照顧下才得到良好的發展,

其實不然,這跟媽媽是否全職照顧沒什麼關係;
(硬是說有關係,我想這是因為我比很多工人婆婆祖母都更狠心更放手呱)

我那時能夠想到的理由:單是給他們機會空間多作嘗試。

而背後的理念是:Practices make perfect

小孩子會爬會站立會走是自然本能,是天父爸爸給每個人的基本能力。

即使沒有大人教導,他們自然而然會展示這些本能。

有大人在此,分別只是他們能給小孩作一個模範而已。

但時間未到,即使大人費盡心思也不能叫他們爬、站立或走,甚至是說話。

但大人在教導這些技能上是否完全沒有作為呢?

不。我想,大人唯一能做的除了放手,還是放手。

很多小孩子未能爬得好、站得好、走得好、說得好,全皆是大人的過份保護。

過份保護只會抹殺他們多作嘗試的機會與空間。

我一直堅信:只要他們肯試,他們總能從多次的錯誤中掌握竅門。(Error learning)

至於幾時學會,這是關乎小孩自己本身的悟性,大人再緊張也沒有用。

如果孩子學得慢,我們便要接受孩子學得慢的事實。

我想我們做父母的不會因為孩子的聰明與否、能力的強弱而對他們減少一分一毫的愛意。

父母的愛從來不會與孩子的能力、成就掛勾。

所以孩子學得慢,我們必須給予無限的耐性與支持。

只要他們還肯嘗試,他們總有一日會學會。

如果連父母自己也不信,他們又怎會有機會成功?是不?:)

柏柏首次掌握此玩意的理念,有意識有企圖將積木放入適當的形狀洞穴之中。
雖然他未成功放對位置,但只要多練習,他總會從錯誤中理解背後原理。

這又是一個多練習的好例子。柏柏之前騎跳跳虎常常坐不穩,從上面滾下來。
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嘗試,他現在可以騎著它跟爸爸遊車河囉!
P.S. 按我觀察,小孩子總是不喜歡即時模仿大人,即使他們經常暗中觀察大人的一舉一動。但是小孩子卻愛模仿學習同年或比他們稍長的小孩子,可能出於競爭或比較心態,他們對於別人能做到的動作技能特別上心。所以假若我們真的想孩子學會什麼,經常將他們放在一起玩,我敢寫包單,他們一定很快學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