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一言驚醒夢中人

很久沒有與神如此親密的相交......

雖然自我產後仍然每天或隔天靈修,但我知道我和神是這麼近,又那麼遠。

因為我內心又充滿很多苦毒,很多埋怨,這些罪令我不能得神的心意。

今日,神終於出招,令我茅塞頓開。這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

神說:

有時就是這樣,我們常有種自顧不暇的感覺,既無心去傳福音也無力去為主而活。若要放下自己的生活,去關懷別人的生命;實在感到身心靈都提不起勁來。而且,總有點無法形容的不情願,那些人和那些事都很要命。我們必須承認這種兩難之間的窘局──抑或活在充滿意義的十架路上,不然就活在沒有意義的安樂窩中。
From《靈修勵語‧流通的管子  劉文亮先生》

以上的說話真是直插入心...

也許,自我放棄教席以後,迷失了很久也不自知。(因為我一直視教書是神給我的使命,我亦明白當中的意義。但失去工作以後,我都不知道自己如何再為神作工?)

加上,產後又要"訓身"照顧柏柏,根本一直沒有心思、時間、精神去思考自己的使命,如何活得有意義;

更枉論要關懷身邊的人......

所以當初的使命感好像一早蕩然無存。

然而,冷靜良久,我跟自己對話,其實我知道我是有新的使命,且是神應我所求而賦予我的。

只是問題是......

我從來沒有將它成為自己的新使命而已。

回想當初我極度渴求有一個孩兒的時候,我曾向神許願:

我會讓柏柏成為神的僕人,回報神的厚恩;

我一直希望成為神流通的管子,將神的愛和訊息流向我們夫妻兩邊的家庭,尤其是我的爸爸媽媽、6299。

如今神應我所求,讓我得一孩兒,我卻忘記了當初向神答應的事。

每當我照顧柏柏到了心力交瘁的時候,心裡不其然有很多埋怨、不快,對周遭的人和事也自然看得不順眼。

雖然理性上明白這是自己的責任,但可能內心連自己都覺得這樣的犧牲未免太大呱...

讓我失去工作的能力、失去使命、甚至失去自我......

而且,當我盡心盡力照顧柏柏,卻換來周遭的人的閒言閒語 (尤其這些說話是來自兩邊家庭的人),

我的怨氣則更盛。

既然無處抒發,唯有找老公來出氣吧。

要不,便是自己屈住屈住,自怨自艾。

我一有不開心,向來都愛封閉自己,不想讓人打擾。

所以這段時間凡有人想來煩我的,那些人都會成為我埋怨的對象,比如我99、部分不識相要上來探BB的朋友。

不過,我愈是這樣,愈是違背了當初與神所許下的承諾。

其實我都知衰的......

我的問題只是在於未能將照顧柏柏看為一份神聖的使命,照顧好柏柏便是為神作工。

可能內心的另一個自己覺得這樣令自己很大材小用,甚至根本冇人會欣賞你的努力。(我仍是這樣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汪培珽 (一個我十分喜歡的現代台灣育兒理論家) :

「生?不生?我的人生,到底希望有幾個孩子呢?」
這是組成家庭時最初、也最重要的一件事。
其他事情都可以稍等,生養孩子、陪伴孩子,卻要即時。
希望父母們都不要錯過這份人生最美好的工作,
用心去體驗——養育新生命最單純的滿足和快樂。 
From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又說:

望著孩子背著背包的小小身影,我知道,我總有一天要面對孩子離開身邊的人生。
但我一點也不沮喪,因為,我已經將孩子的每一份笑容、眼淚、體貼和愛意留存起來了,
到那一天,我只要再從心裡拿出來解凍就好——
絲絲甜蜜的回憶,就是父母度過老年時,所需的全部養分。
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孩子還小,等我們什麼什麼的時候,再怎樣怎樣。
三歲小嗎?八歲如何?八歲還是太小了,十二歲如何?
而機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唯有這黃金的十年,
您可以前一秒鐘跟他像好朋友般說話;
後一秒鐘,他卻可以帶著天使般的臉龐依偎在您的懷裡睡著。
如此美妙的特別感覺,您只有十年可以享受,一旦錯過,機會將永遠不回頭。
我知道,旅行只是一個概念,只是父母活在當下的一種實現。
我知道,不是每個爸媽的保存期限都是十年——放心,只會更少,不會更多。
然而,父母能陪孩子多少年、到幾歲,都只是一個提醒:
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
我們還要好好享受,養育下一代時,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
From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

希望我真的學會汪培珽的育兒態度,並將照顧柏柏看成重要的、為主作工的使命。

我相信......當我真正學會這態度之後,我便可以好似以前一樣,重拾活力充沛、擁有光芒(我老公的術語)的自己。

到時,我便可以如向神所許的:
1) 讓柏柏成為神的僕人,回報神的厚恩;
2) 成為神流通的管子,將神的愛和訊息流向我們夫妻兩邊的家庭,尤其是我的爸爸媽媽、629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