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疲倦]

一次回家在西鐵上,偶遇一位一帶二女的媽媽,一女已是小學生,一女仍是手抱正牙牙學語的歲半孩子。聽到媽媽與大女兒的對話,只感到媽媽非常疲倦,令她們之間的溝通非常失效。

女兒:媽媽,我坐不了⋯
由於媽媽迫女兒讓座予抱著孩子的我,令女兒非常不悅,為此扭計良久。直至媽媽讓女兒坐其大腿上才暫時解決。
突然女兒又抱怨:媽媽,妹妹咬我呀!
媽媽:抵呀!
女兒呆了片刻,然後繼續抱怨。
媽媽:一早跟你說,讓妹妹自己吃餅,你又堅持自己餵,到你餵她自然容易咬到你,她仲細嘛!塊餅又細!
女兒似乎不服氣,繼續抱怨。
媽媽似乎氣餒了,再重複上述話語一遍,最後又彈了一句:你睇下媽媽餵妹妹又見不見她咬媽媽呀?
女兒搖搖頭,媽媽就接著說:咪就係囉!
女兒似乎接受了又平靜下來。

其實作為旁觀者,我聽不出媽媽所言有什麼邏輯(我已經節錄我最聽得明白的部分),更不明白女兒為何又會接受媽媽所言,只是一直覺得她們是雞同鴨講。見媽媽精神頹唐,可知她不是不能與女兒溝通,是太累了,不知所言。

這種情況應該會時常發生在很多親子之間,包括自己。我經常留意身邊朋友跟子女的對話,他們有時說的話不是內容不清(有歧義),便是邏輯混亂、自相矛盾。上例則屬後者。

前者例子更多,比如一個媽媽想孩子不要再用手搞桌上的水果,但她一直只說:唔好搞啦!污糟呀!那刻我不禁想:你是指桌上的水果污糟,還是他手指會弄污水果?這是歧義。結果孩子明顯不明白而繼續搞,媽媽屢勸後終要捉住他的手,帶離現場教訓。孩子心裡可能無辜地想:我都唔怕污糟,點解搞又被責怪?

這些都讓孩子無法跟從成人指令,做出不如成人期望的事,加上成人身心靈的疲累而控制不了情緒。所以跟孩子溝通前,不如停一停,想一想。

感到心煩意亂,或心靈疲乏,又可否請第三者提醒介入?如無人幫忙,其實都可以直接表達自己感受,也許孩子感受到爸媽的疲累,願意停一停,聽一聽。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對話]

最近哥哥說話愈來愈伶俐,我便經常與他對話,所有關於他的事情都會經他同意或願意才決定。

比如,最近有朋友的孩子參加繪畫班,問我們參加與否,想讓孩子結個伴。恰巧學校那邊又有興趣班推介,我便問哥哥意見。哥哥看過跆拳道、舞蹈等短片,確知每種興趣的性質,我們就開始討論。媽媽規定他只可以選一個興趣班,哥哥由始至終都鍾情跆拳道,我便尊重他的決定,給他報名了。但我提出條件,這次只是嘗試體驗,如果不喜歡仍是可以隨時終止。他同意了。

又如,爸爸媽媽認真考慮生第三個孩子的可能性,但媽媽又想聽哥哥意見,便跟他討論。他竟然說好啊!倒是弟弟搖搖頭說不要,這真是有趣。

除求意見,偶然來個沒頭沒腦的親子對話都很開心。

今晚,媽媽陪哥哥睡覺,又聊聊天。我問哥哥上學怎麼樣,他開心得說東道西。返教會主日學又怎麼樣,他便說返教會天父會很開心。然後我藉此問他天父喜歡他上學、返教會怎麼樣呢?他又回應得頭頭是道。

能與自己的孩子對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因為這是親子情維繫的依據。

嬰幼兒時還可以靠擁抱、餵哺來表達愛,但隨著孩子愈大,他們會渴求父母用心的聆聽,滿有愛的回應

如果父母帶著自己的想法、意念來與孩子對話,父母仍能聽到孩子的聲音嗎?他們仍感受到父母的愛嗎

當孩子掌握到語言後,父母真是需要好好學習對話的技巧,這是愛的表達的其中重要一途。多少對親子間愈積愈深的問題便是由溝通失效開始?

我作為母親,仍得經常自我提醒:親子溝通的前題是尊重,對話之先是用心的聆聽。